[发明专利]管状扭转梁和形成该管状扭转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23557.0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1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托弗·埃里克·彼得斯;威廉·基思·科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格纳国际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 | 分类号: | B60G21/05;B21D47/01;B21D53/88;B60G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董敏;王雪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管状扭转梁,包括管状本体(20),该管状本体包括U形槽(22)、管状端部部段(28)以及位于U形槽与管状端部部段之间的过渡部段(26)。U形槽(22)的宽度w从每个过渡部段(26)至管状本体(20)的中心点C连续地减小并且在中心点C处是最窄的,以将应力从过渡部段(26)转移至中心点C周围的区域。管状本体(20)还包括沿着每个过渡部段(26)的侧壁(38)的凹陷部(24),以将应力导引至U形槽(22)的底面并且进一步使沿着管状本体(20)的长度的应力水平平衡。因此,管状本体(20)能够在不牺牲性能的情况下形成为具有减小的厚度t并且因此具有减小的重量。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形成管状扭转梁的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管状本体 管状扭转梁 过渡部段 中心点 减小 管状端部 部段 应力水平 凹陷部 侧壁 导引 底面 平衡 申请 | ||
【主权项】:
1.一种管状扭转梁,包括:管状本体(20),所述管状本体(20)沿着中心轴线(A)在相对的端部部段(28)之间纵向地延伸,所述管状本体(20)包括均等地设置在所述相对的端部部段(28)之间的中心点(C),并且所述端部部段(28)呈现有围绕所述中心轴线(A)的圆筒形开口,每个端部部段(28)的所述圆筒形开口呈现圆形的横截面;所述管状本体(20)包括上壁(32)和设置在所述上壁(32)的相对两侧的侧壁(38),所述上壁(32)从所述端部部段(28)中的每个端部部段(28)向内地朝向所述中心点(C)且向下地朝向所述中心轴线(A)延伸以呈现过渡部段(26),并且所述侧壁(38)中的每个侧壁(38)包括沿着所述过渡部段(26)中的每个过渡部段(26)的一个凹陷部(24)以将应力导引至下壁(34);所述管状本体(20)的所述上壁(32)呈现有U形槽(22),所述U形槽(22)位于所述侧壁(38)之间并且沿着所述中心轴线(A)在所述过渡部段(26)之间纵向地延伸;以及所述管状本体(20)的所述侧壁(38)呈现有在所述侧壁(38)之间延伸的宽度(W),并且所述宽度(W)沿着所述中心轴线(A)从所述过渡部段(26)中的每个过渡部段(26)和所述U形槽(22)至所述中心点(C)连续地减小,其中,每个过渡部段(26)的所述凹陷部(24)在相对的所述侧壁(38)上纵向地彼此对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格纳国际公司,未经麦格纳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8002355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