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快速干手机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6105.3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0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H03K17/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快速干手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熔丝至第十三电阻、继电器、双向晶闸管、电动马达、变压器、第一二极管至第九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一时基芯片、第二时基芯片、稳压管和与非门。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单,工作状态稳定,运行功率和待机电流都很小,对元器件保护效果好,风温在35摄氏度到45摄氏度之间,耗能低,能多方向出风,使手部皮肤温度不会过高,提高风速,更加缩短干燥时间热风启动时间。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快速 手机 电路 | ||
【主权项】:
一种新型快速干手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熔丝、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继电器、双向晶闸管、电动马达、变压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第九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一时基芯片、第二时基芯片、稳压管和与非门,所述熔丝的第一端与交流电源的火线端连接,所述熔丝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继电器第一触点的第一端、所述变压器初级的第一端、所述双向晶闸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继电器第二触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第二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双向晶闸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双向晶闸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交流电源的零线端、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端和所述变压器初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第一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次级的第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变压器次级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与非门的正极电源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九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八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稳压管的接地端、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时基芯片的接地端、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 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稳压管的输入端和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稳压管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时基芯片的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时基芯片的复位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时基芯片的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二时基芯片的复位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与非门的负极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时基芯片的电平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时基芯片的门限端同时与所述第一时基芯片的放电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时基芯片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时基芯片的接地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时基芯片的触发输入端同时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同时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与非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同时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同时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九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 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时基芯片的电平输出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八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时基芯片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时基芯片的门限端同时与所述第二时基芯片的触发输入端、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中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65610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清洁盘式刹车片
- 下一篇:一种超低温焊锡聚氨酯自粘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