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鲵繁殖仿生态溪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1065.3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3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文立华;欧东升;邓智勇;刘懿;田明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大鲵救护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袁颖华 |
地址: | 4274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大鲵繁殖仿生态溪池,包括仿生态溪和仿生态洞穴区;该仿生态溪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该仿生态溪形状不规则,溪边为不规则溪坡并延伸至溪水里,坡度为30°-45°;该仿生态洞穴区间隔设置有数个仿生态鲵洞穴,洞穴口高于仿生态溪水面,洞穴内有25-30cm深的微流水,两相邻的仿生态溪池通过连通口进行连通,并可于仿生态溪池内设有可调节仿生态溪上下游水位的坡状挡水坝。如此,本实用新型根据野外大鲵的生活息性,从大鲵自然栖息环境入手,确立仿生态溪和仿生态鲵洞穴的建设体系,有选择的开展大鲵生存环境选择,使大鲵仿生态驯养繁殖得到推广,可以快速提升大鲵种群数量,促进大鲵保护事业的发展。 | ||
搜索关键词: | 大鲵 繁殖 生态 | ||
【主权项】:
一种大鲵繁殖仿生态溪池,其包括仿生态溪(1)和表面植被覆盖率>85%的仿生态洞穴区(2);该仿生态溪(1)具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该仿生态洞穴区(2)间隔设置有数个仿生态鲵洞穴(5),洞穴口高于仿生态溪(1)水面,洞穴内有25‑30cm深的微流水,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态溪(1)形状不规则,溪边为不规则溪坡并延伸至溪水里,坡度为30°‑45°,该仿生态鲵洞穴(5)为圆或椭圆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大鲵救护中心,未经湖南省大鲵救护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65106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黑板
- 下一篇:一种输电线路多通道雷电流记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