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囊缓冲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9745.2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4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皮本楼;张建华;史江;王佳南;李红薇;张晓磊;苏富海;刘文会;王求生;秦建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F9/05 | 分类号: | F16F9/05;F16F9/51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天地面试验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囊缓冲回收装置。该装置外部为圆柱形气囊体,其内部通过六个气室隔墙均分为六个气室,相邻气室通过气孔连通,每个气室的外部的气囊体上均安装有排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由弹簧和铝板组成,当气囊体内部压力大于弹簧的设定拉力时,弹簧被拉伸,铝板离开气囊体,气囊体内部的气体排出,反之铝板与气囊体封闭。每个气室的外部的气囊体上还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该装置首次使用在助推器分离试验中,成功地解决大尺寸、大质量和大冲量分离体回收难题,大大节省了型号任务研制经费和周期,并保证在回收过程中分离体收到的过载冲击可控,试验完毕后,体积小,占用空间少,便于设备的存放和管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缓冲 回收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气囊缓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外部为圆柱形气囊体(3),其内部通过六个气室隔墙(2)均分为六个气室,相邻气室通过气孔连通,每个气室的外部的气囊体(3)上均安装有排气机构(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41974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