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自动除渣的脱硫塔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4150.0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1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青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鼎鼓风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侯懋琪;侯春乐 |
地址: | 402565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可自动除渣的脱硫塔,其改进在于:进气口位置处的壳体形成一沿壳体周向分布的蜗壳结构,进气管与蜗壳结构连通,从而使进气管输出的气体以壳体周向的切向方向进入壳体内;进气段下方的壳体形成一漏斗形的储液段,储液段下端设置有排污阀;排污阀与储液池连通,储液池与喷淋装置之间设置有抽水装置;吸附液在储液池和脱硫塔之间循环流动,吸附液液面高度始终位于蜗壳结构的高程范围内;进气管输出的气体与吸附液接触的同时带动吸附液沿壳体周向旋转,杂质在旋转的向心力作用下向壳体中部汇聚,通过排污阀向外排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使脱硫塔具备自动除渣功能,避免固态杂质在脱硫塔内沉积,减少维护次数,降低运行成本,结构简单。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脱硫 | ||
【主权项】:
一种可自动除渣的脱硫塔,包括壳体(1)和设置于壳体(1)下方的储液池,所述壳体(1)从上至下依次形成除雾段、喷淋段和进气段,除雾段范围内设置有除雾装置,喷淋段范围内设置有喷淋装置,进气段范围内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与进气管(2)连通,其特征在于:进气口位置处的壳体(1)形成一沿壳体(1)周向分布的蜗壳结构(3),进气管(2)与蜗壳结构(3)连通,从而使进气管(2)输出的气体以壳体(1)周向的切向方向进入壳体(1)内;进气段下方的壳体(1)形成一漏斗形的储液段(1‑4),储液段(1‑4)下端设置有排污阀(4);排污阀(4)与储液池连通,储液池与喷淋装置之间设置有抽水装置;吸附液在储液池和脱硫塔之间循环流动,并且脱硫塔内的吸附液液面高度始终位于蜗壳结构(3)的高程范围内;脱硫塔运行时,排污阀(4)处于常开状态,进气管(2)输出的气体与吸附液接触的同时带动吸附液沿壳体(1)周向旋转,吸附液中的杂质在旋转的向心力作用下向壳体(1)中部汇聚,并通过排污阀(4)向外排出至储液池中,有效避免杂质沉积在壳体(1)内壁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鼎鼓风机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大鼎鼓风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31415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