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控式抽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7416.9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8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育明;雷军;陈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5/00 | 分类号: | F04D15/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王瑞玲 |
地址: | 030032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塔、蓄水池等储水设施的水源补给,具体是一种双控式抽水装置。能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储水设施的水源补给。由水泵及其控制单元构成,控制单元由水泵电机的主电路、手动控制电路、自动控制电路构成,两控制电路经转换开关S1与主电路的任一相电源线连接;手动控制电路含主电路控制模块,主电路控制模块经启动按钮SP2、停止按钮SP1与转换开关S1的手动控制对应连接端连接,启动按钮SP2并联有主电路控制模块内接触器KM的自锁触点;自动控制电路包括启停控制电路、自锁控制电路、运行状态指示电路、中间控制电路、双控关联电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可靠,维修方便,在储水设施距离远、高度差大时更能显示优越性。 | ||
搜索关键词: | 双控式 抽水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双控式抽水装置,由水泵及其控制单元构成,所述控制单元由水泵电机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手动控制电路、自动控制电路,两控制电路经单刀双掷的转换开关S1与主电路的任一相电源线连接;所述手动控制电路包含启动按钮SP2、停止按钮SP1、主电路控制模块,主电路控制模块经启动按钮SP2、停止按钮SP1与转换开关S1的手动控制对应连接端连接,启动按钮SP2并联有主电路控制模块内接触器KM的自锁触点;所述自动控制电路由电接点压力表YXC、第一中间继电器K1、第二中间继电器K2、第三中间继电器K3、第四中间继电器K4、时间继电器KT及抽水运行指示灯LED1、自动控制模式指示灯LED2、抽水停止指示灯LED3构成,具体包括如下分支电路:启停控制电路,包含电接点压力表YXC、第二中间继电器K2、第三中间继电器K3,电接点压力表YXC的活动触头经第一中间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K1‑2与转换开关S1的自动控制对应连接端连接,抽水启动对应触头经第四中间继电器K4的常闭触点K4‑6与第二中间继电器K2串联后接地,抽水停止对应触头经第四中间继电器K4的常开触点K4‑4与第三中间继电器K3串联后接地;自锁控制电路,包含第四中间继电器K4,第四中间继电器K4一端接地,另一端经第二中间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K2‑3与转换开关S1的自动控制对应连接端连接,且第二中间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K2‑3并联有第四中间继电器K4常开触点K4‑2与第三中间继电器K3常闭触点K3‑2的串联支路;运行状态指示电路,包含抽水运行指示灯LED1、自动控制模式指示灯LED2、抽水停止指示灯LED3,自动控制模式指示灯LED2一端接地,另一端与转换开关S1的自动控制对应连接端连接,自动控制模式指示灯LED2并联有第四中间继电器K4常闭触点K4‑5与抽水停止指示灯LED3的串联支路、第四中间继电器K4常开触点K4‑3与抽水运行指示灯LED1的串联支路;中间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中间继电器K1、时间继电器KT,第一中间继电器K1一端接地,另一端经第三中间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K3‑3与转换开关S1的自动控制对应连接端连接,第三中间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K3‑3并联有第二中间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K2‑2,时间继电器KT一端接地,另一端经第一中间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1与转换开关S1的自动控制对应连接端连接,时间继电器KT同第一中间继电器K1常开触点K1‑1之间的连接节点经时间继电器KT的延时触点KT与第一中间继电器K1同第三中间继电器K3常开触点K3‑3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双控关联电路,包括第四中间继电器K4常开触点K4‑1与第二中间继电器K2常开触点K2‑1的串联支路,该串联支路与启动按钮SP2并联,第四中间继电器K4常开触点K4‑1与第二中间继电器K2常开触点K2‑1之间的连接节点经第三中间继电器K3的常闭触点K3‑1与转换开关S1的自动控制对应连接端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30741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