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涡轮式聚风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8563.1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6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强;谢玉琪;张红旭;杨伟涛;陈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蕴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03D1/00;F03D1/04;H02K7/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郭丰海 |
地址: | 21412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轮式聚风发电系统,它包括集风筒和基座,集风筒呈竖向罩于基座上方,集风筒上端有集风头。其特点是所述集风筒内基座上端面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上有支撑轴,支撑轴上套有轮筒,轮筒的外表面沿周向均布有涡轮叶片,轮筒与支撑轴间呈可转动状配合。所述轮筒的下端固定有涡齿盘,涡齿盘锯齿下方对应的圆形凹槽壁或圆形凹槽壁和集风筒壁的同一水平面上均布有径向的转轴,转轴的一端均固定有锥齿轮,该锥齿轮与涡齿盘啮合在一起,转轴的另一端均连接有发电机。采用这种发电系统,系统能够连续不间断运转,而且不需另外设置降温设备,可降低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轮 风发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涡轮式聚风发电系统,包括集风筒(2)和基座(11),集风筒(2)的内径大于基座(11)上端的外径,集风筒(2)呈竖向罩于基座(11)上方,且集风筒(2)与基座(11)间呈同心固定配合;所述集风筒(2)上端有集风头(1),该集风头(1)为弯头,其两端的轴向中心线相垂直,其一端与集风筒(2)上端间呈可旋转状活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筒(2)内基座(11)上端面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中心位置处有支撑轴(18),该支撑轴(18)上套有轮筒(6),轮筒(6)的外表面沿周向均布有涡轮叶片(16),轮筒(6)与支撑轴(18)间呈可转动状配合;所述轮筒(6)的下端固定有涡齿盘(7),涡齿盘(7)的锯齿呈向下布置,涡齿盘(7)锯齿下方对应的圆形凹槽槽壁或圆形凹槽槽壁和集风筒(2)筒壁的同一水平面上均布有径向的转轴(8),转轴(8)的一端均固定有锥齿轮(10),该锥齿轮(10)与所述涡齿盘(7)啮合在一起,转轴(8)的另一端均连接有发电机(9);所述集风筒(2)内在轮筒(6)的上方设置有导风罩(3),该导风罩(3)为圆锥形,其下端与所述支撑轴(18)的顶端间呈固定连接,且导风罩(3)下端的外径与所述轮筒(6)的外径相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蕴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蕴风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11856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仿真手套
- 下一篇:正三轮摩托车变截面双梁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