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治煤壁片帮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1712.1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5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占魁;李彦;张浩;严晓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占魁;李彦;张浩 |
主分类号: | E21D19/02 | 分类号: | E21D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防治煤壁片帮的装置涉及一种用于低应力防治煤壁片帮的装置。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成本低、可靠性高、操作简便的防治煤壁片帮的装置。本实用新型防治煤壁片帮的装置包括钢管、连杆和气压泵等,所述防治煤壁片帮的装置可水平放置于煤壁深孔内,当采煤机靠近时,利用气压缩回孔内,采煤机远离时,由孔内伸出并伸展开来支护煤壁。该防治装置能有效的防治地下采煤机在综采时的煤壁垮落,并且能耗低,使用电池作为动力源,成本低,同时钢管等零部件的使用可靠性较高,不易损坏,从而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煤壁片帮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防治煤壁片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线路控制装置(22)和执行机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动力源(20)、电动机(1)、气压泵(2),所述线路控制装置(22)连接在动力源(20)和电动机(1)之间,电动机(1)的另一端与气压泵(2)连接,所述执行机构包括A管(3)和依次套装在A管(3)外的B管(4)、C管(5)、D管(6)、E管(7)、F管(8),所述B管(4)、C管(5)、D管(6)、E管(7)、F管(8)的两端均设置有截面形状为圆弧形的凹槽(16),所述A管(3)、B管(4)、C管(5)、D管(6)、E管(7)、F管(8)均为无缝钢管,F管(8)的底部密封,动力源(20)、线路控制装置(22)、电动机(1)、气压泵(2)均安装在A管(3)内壁上,气压泵(2)的外壳与A管(3)的内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A管(3)、B管(4)、C管(5)、D管(6)、E管(7)的同侧内壁上均安装有电磁离合器(9),所述电磁离合器(9)包括小球、位于小球下方的电磁铁芯和绕在电磁铁芯外的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离合器(9)的电磁铁芯顶端朝向与钢管轴线相垂直,所述A管(3)、B管(4)、C管(5)、D管(6)、E管(7)的下端均开有圆形通孔,通孔的大小与位置与小球的大小和位置相对应,小球能通过通孔卡在凹槽(16)中,所述A管(3)的上端圆周上铰接有多个Y连杆(15),Y连杆(15)均匀分布在A管(3)的上端圆周上,B管(4)的上端圆周上铰接有X连杆(14),X连杆(14)的数量与Y连杆(15)的数量相同,Y连杆(15)的下端铰接在A管(3)的上端,X连杆(1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铰接在Y连杆(15)的中间、B管(4)的上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占魁;李彦;张浩,未经李占魁;李彦;张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11171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