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VM算法的移动智能终端软件的动态行为分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742073.3 | 申请日: | 2013-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1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千目;李嘉;张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56 | 分类号: | G06F21/5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51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VM算法的移动智能终端软件的动态行为分析方法。第一步,终端执行软件,捕获软件运行时所调用的API函数;第二步,分析5个敏感行为相关的NativeAPI调用序列,5个敏感行为为特权行为、进程行为、文件行为、网络行为和终端内存操作行为,统计出这5个敏感行为相关NativeAPI函数的调用频率;第三步,将调用频率作为软件的动态行为特征,送入云端用SVM算法进行建模并训练分类器,最终利用学习好的分类器检测出恶意的软件行为。本发明采用动态检测技术可以不受变形和加壳加密技术的影响,且能够分析检测自修改程序,弥补静态行为分析无法检测变种行为的不足,能够高效的检测出恶意的软件行为。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vm 算法 移动 智能 终端 软件 动态 行为 分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SVM算法的移动智能终端软件的动态行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云处理和机器学习,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终端执行软件,捕获软件运行时所调用的API函数;第二步,分析5个敏感行为相关的Native?API调用序列,5个敏感行为为特权行为、进程行为、文件行为、网络行为和终端内存操作行为,统计出这5个敏感行为相关Native?API函数的调用频率;第三步,将调用频率作为软件的动态行为特征,送入云端用SVM算法进行建模并训练分类器,最终利用学习好的分类器检测出恶意的软件行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理工大学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74207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