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片式电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1456.4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2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袁秀兰;李枝贤;李明;周铁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刘春成 |
地址: | 52380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叠片式电芯的制备方法,包括:准备第一隔离膜、第二隔离膜、极性相反的具有第一极耳引出端的第一极片和具有第二极耳引出端的第二极片;以使这两个隔离膜的纵向相互垂直地交叉放置且钩挂叠压在一起并形成重叠区域;由重叠区域开始放置第一个第一极片并使这两个隔离膜中的一个在其对应的纵向上折叠并形成放置区域、之后放置第一个第二极片于放置区域并使这两个隔离膜中的另一个在其对应的纵向上折叠,如此交替放置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并使这两个隔离膜相应地交替折叠,直到达到要求层数;收尾处的隔离膜贴胶固定,将同一侧的第一极耳引出端和第二极耳引出端分别焊接在一起。采用本制备方法可使极片与极片之间更加紧凑、固定更牢固。 | ||
搜索关键词: | 叠片式电芯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叠片式电芯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准备第一隔离膜(1)、第二隔离膜(2)以及极性相反的第一极片(3)和第二极片(4),第一极片(3)具有第一极耳引出端(31)且具有宽度边(W3)和长度边(L3),第二极片(4)具有第二极耳引出端(41)且具有宽度边(W4)和长度边(L4),第一隔离膜(1)在其纵向(L1)上具有相反的头部(11)和尾部(12),第一隔离膜(1)在其横向(T1)上的宽度(W1)大于第一极片(3)的长度边(L3)和第二极片(4)的长度边(L4),第二隔离膜(2)在其纵向(L2)上具有相反的头部(21)和尾部(22)且第二隔离膜(2)在其横向(T2)上的宽度(W2)大于第一极片(3)的宽度边(W3)和第二极片(4)的宽度边(W4);折叠第一隔离膜(1)的头部(11)以形成第一折叠端段(111),折叠第二隔离膜(2)的头部(21)以形成第二折叠端段(211);以使第一隔离膜(1)的纵向(L1)和第二隔离膜(2)的纵向(L2)相互垂直地方式将第一隔离膜(1)和第二隔离膜(2)交叉放置并通过第一隔离膜(1)的第一折叠端段(111)钩挂叠压第二隔离膜(2)上以及第二隔离膜(2)的第二折叠端段(211)钩挂叠压在第一隔离膜(1)上而使第一隔离膜(1)和第二隔离膜(2)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形成重叠区域(O1);将第一个第一极片(3)放置在重叠区域(O1)上、并使第一个第一极片(3)的长度边(L3)处于第一隔离膜(1)的横向(T1)而第一个第一极片(3)的宽度边(W3)处于第二隔离膜(2)的横向(T2)、且使第一个第一极片(3)的第一极耳引出端(31)露出于重叠区域(O1)的自由侧,重叠区域(O1)的自由侧为与第一隔离膜(1)的尾部(12)相对的一侧或与第二隔离膜(2)的尾部(22)相对的一侧;选定第一隔离膜(1)和第二隔离膜(2)中的其中之一作为折叠起始的隔离膜并定义为第一折叠隔离膜,而第一隔离膜(1)和第二隔离膜(2)中的另一个定义为第二折叠隔离膜;将第一折叠隔离膜在其纵向上沿第一个第一极片(3)的宽度边(W3)和长度边(L3)中的对应一个边折叠,以覆盖在第一个第一极片(3)上并 在第一折叠隔离膜的外露表面形成与重叠区域(O1)正对的放置区域(O2);将第一个第二极片(4)放置在刚折叠的第一折叠隔离膜的放置区域(O2)上、并使第一个第二极片(4)的宽度边(W4)和长度边(L4)分别与第一个第一极片(3)的宽度边(W3)和长度边(L3)对应、且使第一个第二极片(4)的第二极耳引出端(41)露出于该放置区域(O2)的自由侧,该放置区域(O2)的自由侧为与刚折叠的第一折叠隔离膜的尾部相对的一侧或与将折叠的第二折叠隔离膜的尾部相对的一侧;将第二折叠隔离膜在其纵向上沿第一个第二极片(4)的宽度边(W4)和长度边(L4)中的对应一个边折叠,以覆盖在第一个第二极片(4)上并在第二折叠隔离膜的外露表面形成与重叠区域(O1)正对的放置区域(O3);将第二个第一极片(3)放置在刚折叠的第二折叠隔离膜的放置区域(O3)上、并使第二个第一极片(3)的宽度边(W3)和长度边(L3)分别与第一个第二极片(4)的宽度边(W4)和长度边(L4)对应、且使第二个第一极片(3)的第一极耳引出端(31)露出于该放置区域(O3)的自由侧,该放置区域(O3)的自由侧为与刚折叠的第二折叠隔离膜的尾部相对的一侧或与将折叠的第一折叠隔离膜的尾部相对的一侧;将第一折叠隔离膜在其纵向上沿第二个第一极片(3)的宽度边(W3)和长度边(L3)中的对应一个边折叠,以覆盖在第二个第一极片(3)上并在第一折叠隔离膜的外露表面形成与重叠区域(O1)正对的放置区域(O4);将第二个第二极片(4)放置在刚折叠的第一折叠隔离膜的放置区域(O4)上、并使第二个第二极片(4)的宽度边(W4)和长度边(L4)分别与第二个第一极片(3)的宽度边(W3)和长度边(L3)对应、且使第二个第二极片(4)的第二极耳引出端(41)露出于该放置区域(O4)的自由侧,该放置区域(O4)的自由侧为与刚折叠的第一折叠隔离膜的尾部相对的一侧或与将折叠的第二折叠隔离膜的尾部相对的一侧;将第二折叠隔离膜在其纵向上沿第二个第二极片(4)的宽度边(W4)和长度边(L4)中的对应一个边折叠,以覆盖在第二个第二极片(4)上并在第二折叠隔离膜的外露表面形成与重叠区域(O1)正对的放置区域(O5);依此方式进行后续的第三个第一极片(3)、第三个第二极片(4)、第四个第一极片(3)、第四个第二极片(4)、一直到最后,从而在第一隔离 膜(1)和第二隔离膜(2)相互交替地在各自的对应的纵向(L1,L2)上折叠并交替放置第一极片(3)和第二极片(4),直到第一极片(3)和第二极片(4)堆叠的层数达到要求层数,其中当第一极耳引出端(31)及第二极耳引出端(41)处于同一侧时,第一极耳引出端(31)及第二极耳引出端(41)相互隔开;以及在达到规定层数之后,对收尾处的第一折叠隔离膜和/或第二折叠隔离膜贴胶固定,将处于同一侧的第一极耳引出端(31)分别焊接在一起,将处于同一侧的第二极耳引出端(41)分别焊接在一起,制成叠片式电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71145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相逆变器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停车设备侧屏显示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