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贵金属超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710788.0 | 申请日: | 2013-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3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 发明(设计)人: | 申燕;张炳雁;张晓凡;王鸣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Q60/60 | 分类号: | G01Q60/60;G01N27/30 |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朱仁玲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贵金属超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方法包括:由硼砂玻璃管拉制得尖端部分内径为40μm-60μm的毛细玻璃管,对毛细玻璃管尖端口密封处理;将贵金属丝送入毛细玻璃管针尖最底端,进行熔融处理使贵金属丝下半部分与毛细玻璃管针尖部分融成一体,将纯铜丝插入毛细玻璃管内,铜丝和贵金属丝通过银浆粘接并经过银浆高温固化作用以保持良好导电接触,毛细玻璃管另一端口采用环氧树脂密封,保留铜丝伸出毛细玻璃管尖端5mm长度作为电极引脚,晾干制得超微电极;对超微电极抛光打磨使得毛细玻璃管尖端半径与贵金属丝半径之比为10。实施本发明可有效地控制贵金属超微电极表面的尺寸和形貌,提高贵金属超微电极成品率,降低制备成本。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贵金属 微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贵金属超微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洁净硼砂玻璃管垂直固定在拉针仪上通过钨丝加热,拉制成中间部分内径为40μm‑60μm,外径为130μm‑150μm的硼砂玻璃管;S2、从中间处切断步骤S1中拉制的硼砂玻璃管,制得两根尖端部分内径为40μm‑60μm,外径为130μm‑150μm的毛细玻璃管,对毛细玻璃管尖端口进行密封处理;S3、将贵金属丝轴向送入所述步骤S2中尖端口密封的毛细玻璃管针尖最底端,进行熔融处理使得贵金属丝下半部分与毛细玻璃管针尖部分融成一体;S4、向步骤S3所得的毛细玻璃管中注入银浆溶液,直至沉淀下来的银浆能够掩埋贵金属丝的未熔融部分,静置分层;S5、向步骤S4中的毛细玻璃管插入洁净纯铜丝并露出10mm‑15mm长度,高温干燥并通过银浆高温固化作用,使得贵金属丝和铜丝保持良好的导电接触;S6、采用环氧树脂将毛细玻璃管另一端口密封,保留铜导线露出5mm‑10mm长度,以作电极引脚,自然晾干制得超微电极;S7、在光学显微镜下,将步骤S6中制得的超微电极垂直固定在磨针器上进行抛光打磨,直至针毛细玻璃管尖端半径rGlass与贵金属丝半径rT之比等于10;S8、对步骤S7中完成抛光打磨的超微电极进行电极表面抛光,清洗后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对超微电极表面进行电化学抛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71078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高负载的万用转换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双显示功能的电器插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