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葛同步酶处理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76487.0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7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傅舒;刘晓风;郑涛;李东;闫志英;袁月祥;孙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P7/16 | 分类号: | C12P7/16;C12R1/145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张帆;肖国华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选用粉葛作为原料,利用酶的同步处理达到快速发酵生产丁醇并提高丁醇浓度的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粉葛原料同步酶处理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其特点在于酶处理与发酵同步进行,简单方便,易操作,无污染物产生,丁醇产量高。发酵结束后醪液中丁醇产量最高可达到16.91g/L,丁醇产量得到显著提高,较未添加酶组提高21%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葛 同步 处理 发酵 生产 丁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同步酶处理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新鲜粉葛采收切块后,直接粉碎得粉葛浆,或烘干粉碎得粉葛干粉;(2)将步骤(1)得到的粉葛浆与水按基于干重的质量比1:9~1:6,或将步骤(1)得到的粉葛粉与水按质量比1:9~1:6混匀于95℃糊化30‑60min,制成粉葛培养基;(3)冷却后向步骤(2)所述的粉葛培养基中添加1~5g/L的氮源;(4)将步骤(3)所述的添加了氮源的培养基置于115℃灭菌20min;冷却至50℃以下,在无菌条件下加入酶制剂,同时并接入培养基重量10%(v/m)的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种子液,并于37℃同步预处理、发酵68‑76h后得到丁醇发酵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7648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