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促进iPS细胞产生的螺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76304.5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0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南发俊;谢欣;陈悦婷;魏小元;湛洋;徐雍羽;张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495/10 | 分类号: | C07D495/10;C07D335/04;C07D307/94;C07D311/96;C07D409/04;C07D409/14;C07C49/755;C07C45/68;A61K31/4162;A61K31/382;A61K31/122;A61K31/352;A61 |
代理公司: | 11225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梅;徐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高iPS细胞诱导效率的螺环骨架小分子化合物,其为如下通式I所示的螺环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试验表明该类螺环化合物有效地提高了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的诱导效率,可在亚微摩尔级浓度下提高四因子诱导的MEF细胞的重编程效率并加快重编程的进程。本发明提供的高效率诱导iPS细胞的方法对iPS技术安全性的提高和iPS细胞在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促进 ips 细胞 产生 螺环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主权项】:
1.如下通式I所示的螺环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用于促进iPS细胞生成的药物中的应用:/n /n其中,/nZ为CR1或N;/n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H;卤素原子;氨基;氰基;C1-C14烷基;卤代C1-C14烷基;C2-C6烯基;卤代C2-C6烯基;C2-C6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环烷基;C1-C8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叠氮基取代的C1-C8烷氧基;二氮丙啶基取代的C1-C6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吗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哌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哌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芴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嘧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咪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噻吩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吡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吡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噻吩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氮丙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H(C2H4O)q-,其中q为1、2、3或4;/nR5、R6、R7、R8和R9各自独立地为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基;卤素原子;氰基;硝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5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H(CpH2pO)q-,其中p为1、2或3,q为1、2、3或4;或取代或未取代的二氮丙啶基;/nX为-O-、-SCH2-、-OCH2-、-CH2-、-CH2CH2-、-S(=O)CH2-或-S(O2)CH2-;/nY为-C(R12R13)-或-N=NC(R14R15)-;其中,R12和R13各自独立地为H、C1-C6烷基、C1-C4烷氧基羰基或羧基;R14和R15各自独立地为H或C1-C4烷基,/n其中,所述取代的取代基为选自卤素;氨基;氰基;硝基;叠氮基;乙炔基;二氮丙啶基;三氟甲基取代的二氮丙啶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基;C2-C4烯基;C1-C4烷氧基;卤代C1-C4烷氧基;二氮丙啶基取代的C1-C6烷氧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氨基;未取代或由选自卤素、氨基、C1-C2烷基、卤代C1-C2烷基、C1-C2烷氧基、卤代C1-C2烷氧基、C1-C4烷氧基羰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基团取代的含有选自O、N、S中的至少一个杂原子的3-8元杂环基或五元或六元杂芳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其中,所述的含有选自O、N、S中的至少一个杂原子的3-8元杂环基是环上含有3-8个原子且至少含有一个选自O、N、S中的杂原子的非芳香性环基;未取代或由选自叠氮基、C2-C6末端炔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基团取代的H(C2H4O)q-,其中q为1、2或3。/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7630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