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脑电的目标图像检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66711.8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1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才;张学军;詹钰;姚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16/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基于脑电和机器学习理论,搭建一个人机交互的图像检索系统。该系统通过采集人在观察快速序列呈现的图像刺激时的脑电,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构建一个分类器,区分用户观看目标图像与非目标图像所产生的脑电。分类器对图像刺激诱发的脑电信号进行分析。分类器判断当前脑电是否为用户观看目标图像所产生的脑电数据,从而推断用户当前所看图像是否为目标图像。在基于脑电的目标图像检索系统中,用户只需要被动地观看计算机屏幕上呈现的图像序列,无须向计算机系统提交描述目标图像的语义特征、几何特征或物理特征的查询,该系统就可实现面向大规模图像的目标图像检索。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目标 图像 检索系统 | ||
【主权项】:
1.基于脑电的目标图像检索系统,包括:(1)图像刺激模块:在计算机屏幕上按一定时间间隔快速呈现图像序列,图像刺激模块的特征在于,快速序列视觉呈现中规定连续呈现的图像序列中包含有100张无重复的图像,目标图像的稀疏度控制在5%‑10%之间,前后连续的两张图像的时间间隔为150毫秒;(2)头皮脑电信号采集模块:通过置于用户头皮上视觉感知功能相关的枕叶附近的电极,感应用户观看图像序列过程中的脑电信号,并经放大及模数转换后,存储或传输给脑电信号分类模块;(3)脑电信号分类模块:脑电信号分类模块建立了一个图像刺激诱发脑电信号的分类器,判断当前脑电是否为目标图像所诱发,进而推断出用户当前所看的图像是否为目标图像;这套系统的特征在于,其脑电信号分类模块包括训练阶段与应用阶段两个工作过程:训练阶段的特征在于:用户不需要标注快速呈现的单张图像是否为目标图像,用户只需要标注当前呈现的图像序列中是否包含有目标图像;计算机通过多实例学习的方法,采用APR(Axis‑Prallel Rectangles)学习算法,从图像序列诱发的脑电数据中,学习目标图像呈现诱发的脑电中特异性成分,据此建立分类规则,判断当前脑电信号是否为用户观看目标图像所诱发出来的脑电信号;应用阶段的特征在于:计算机从图像库中随机抽取图像通过图像刺激模块呈现给用户,并记录用户的脑电信号,脑电信号分类模块自动识别用户所看的图像是否为目标图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6671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行星轮系的承载机构
- 下一篇:陶瓷窑炉的热能利用和废气处理系统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