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Fe3+的复合黏土的制备及其变色法检测水体生物毒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55500.4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7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只金芳;李久铭;钱俊;方德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黏土的制备,在Fe3+盐的乙醇溶液中,加入含氨基的硅烷偶联剂,形成层状的黏土,将此黏土与铁氰化钾混合,制备出同时固定Fe3+和铁氰化钾的复合黏土,方法简单且具有优良的生物兼容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变色法检测水体生物毒性的方法:制备的复合黏土可以被微生物的呼吸作用还原,发生变色反应。当水体中存在毒性物质的时候,会抑制微生物的呼吸作用,进而影响到变色反应。基于此复合黏土,实现了一种新颖的变色法监测水体生物毒性的方法,变色信号肉眼可见,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复合黏土同时固定了Fe3+和铁氰化钾,避免了这两种物质分散于溶液中造成的材料的浪费及二次污染,简化了操作步骤。 | ||
搜索关键词: | fe3 复合 黏土 制备 及其 变色 检测 水体 生物 毒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含有Fe3+的黏土,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方法制得:将Fe3+盐溶于无水乙醇中;再向Fe3+盐的乙醇溶液中逐滴加入氨基硅烷偶联剂,在20~80℃下搅拌乙醇溶液4~40h;将搅拌后的乙醇溶液进行离心得到沉淀,将沉淀清洗2~3次后干燥,得到含有Fe3+的黏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5550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