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稻壳制备多孔光致发光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48472.3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0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曾佩瑜;王卫星;张世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5 | 分类号: | C09K11/65;C09K11/59;C01B3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稻壳制备多孔光致发光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先进行前处理:在20~300℃下浓度0.01~30wt%的酸性水溶液中刻蚀30~300分钟,水洗后干燥;然后进行热化学改性:所得产物在真空、氮气或氩气气氛中,并在400~1500℃温度条件下,热解10~300分钟,制备硅碳复合材料;最后进行热氧化分解:产物在氧气或空气气氛中,在400~1000℃下焚烧10~300分钟制备多孔光致发光材料。本发明利用稻壳为原料制备的多孔光致发光材料,孔径可调、无重金属元素、室温下发光强度高;并且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原料来源广且可再生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稻壳 制备 多孔 光致发光 材料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稻壳制备多孔光致发光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前处理:将100质量份的稻壳加入浓度为0.01~30wt%的酸性水溶液中,在20~300℃温度条件下处理30分钟~300分钟,水洗后干燥;所述酸性溶液为强酸与双氧水或二氧化氯组成的复配溶液;(2)热化学改性:将步骤(1)所得产物在真空、氮气或氩气气氛中,并在400℃~1500℃温度条件下,热解10分钟~300分钟,制备硅碳复合材料;(3)热氧化分解:将步骤(2)所得产物在氧气或空气气氛中,在400℃~1000℃下焚烧10分钟~300分钟制备多孔光致发光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4847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