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EXAFS数据的自吸收效应修正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94303.6 | 申请日: | 2013-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4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斌;杨晓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3/06 | 分类号: | G01N23/06;G01N23/223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EXAFS数据的自吸收效应修正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待测样品的结构参数及待测样品对应元素孤立原子的散射振幅因子和散射振幅;2)计算孤立原子的折射因子和吸收因子;3)根据X射线波段折射率表达式计算待测样品上下两层膜的折射率,并利用多层膜荧光强度计算方法计算孤立原子产生的荧光强度I0(E);4)初始化修正因子α(E),计算具有精细振荡结构且不受自吸收效应影响的散射振幅和散射振幅因子;5)计算具有振荡结构的折射因子和吸收因子;6)利用多层膜荧光强度计算方法计算具有振荡结构的荧光强度I(E);7)根据I0(E)和I(E)计算振荡结构函数χcal(E);8)判断χcal(E)是否满足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exafs 数据 吸收 效应 修正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荧光EXAFS数据的自吸收效应修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待测样品的结构参数及待测样品对应元素孤立原子散射因子的实部和虚部f′0(E)、f″0(E);2)计算孤立原子的折射因子δ和吸收因子β:![]()
其中,re=e2/mec2表示经典电子半径,e表示电子电荷量,me表示电子质量,c表示光速,Ni=NAρ/m表示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数,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ρ表示材料密度,m表示原子质量,Zi表示原子序数,角标i对应待测元素,μ表示待测样品的吸收系数,f′i和f″i分别代表原子散射因子的实部和虚部,λ表示X射线波长;3)根据X射线波段折射率表达式n=1‑δ‑iβ,计算待测样品的反射率、折射率、电场强度,并利用多层膜荧光强度计算方法计算孤立原子产生的荧光强度I0(E);4)初始化修正因子α(E),计算具有精细振荡结构且不受自吸收效应影响的原子散射因子虚部f″corr(E):f″corr(E)=f″0(E)[1+xcorr(E)]=f″0(E)[1+xexpt(E)(1+α(E))]其中,xcorr(E)=xexpt(E)(1+α(E))表示修正后没有自吸收效应的振荡结构函数,xexpt(E)表示修正前的振荡结构函数;原子散射因子服从色散关系,由此得出![]()
f′在每一个能量E处的对应值都需要通过对f″的能量变化范围E′积分而得,P代表柯西主值;5)根据步骤4)计算具有振荡结构的折射因子δcorr和吸收因子βcorr;6)利用多层膜荧光强度计算方法计算具有振荡结构的荧光强度I(E);7)根据I0(E)和I(E)计算振荡结构函数:![]()
8)判断χcal(E)是否满足
若是,则输出当前xcorr(E),若否,则采用Nelder‑Mead单纯性算法优化α(E),返回步骤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9430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治疗锁喉风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中药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