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层水冷式辉光放电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3223.2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7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林涛;蔡立君;王明旭;王英翘;徐红兵;卢勇;韩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J1/42 | 分类号: | H01J1/42;G21B1/25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刘昕宇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申请属于放电电极,具体涉及一种分层水冷式辉光放电电极。一种分层水冷式辉光放电电极,其特征在于该电极由电极头、电极杆、固定法兰构成,其中,电极头设置在电极杆的端部,固定法兰设置在电极杆的另一端。本申请的效果是通过采用本申请的分层水冷式辉光放电电极,在有限的冷却水参数下排除辉光放电沉积在电极上的热负载;同时,在氘氚等离子体放电期间,能有效排除等离子体辐射热和中子辐照热,避免中子热沉积在电极体内产生的局部热量积累,有效降低电极的热应力,满足ITER装置的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分层 水冷 辉光 放电 电极 | ||
【主权项】:
一种分层水冷式辉光放电电极,其特征在于:该电极由电极头(8)、电极杆(9)、固定法兰(5)构成,其中,电极头(8)设置在电极杆(9)的端部,固定法兰(5)设置在电极杆(9)的另一端;电极杆(9)包括中空的两个通道,该两个通道为电极杆(9)的水冷结构(4);电极头(8)中设置若干密封的孔道,这些孔道首尾顺接形成四层流道,其中远离电极杆(9)的为第一层流道,该流道为双蛇形流道(14),冷却液体从外部通过电极杆(9)水冷结构(4)的输入端进入电极,然后冷却液体依次通过四层流道后再经过水冷结构(4)排出电极杆(9),电极杆(9)通过固定法兰(5)与外部屏蔽块(7)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未经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7322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