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固定厢沟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98040.9 申请日: 2013-10-22
公开(公告)号: CN103598051A 公开(公告)日: 2014-02-26
发明(设计)人: 张化文;黄才谋;唐音凯;袁智波;吴佳桔 申请(专利权)人: 南丹县农业局
主分类号: A01G16/00 分类号: A01G16/00;A01C21/00
代理公司: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代理人: 黎明天
地址: 547200 广西壮族自***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水稻固定厢沟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方法涉及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水稻品种、整地、施肥、育苗、栽植、灌水、防治病虫害等过程,通过选用分蘖能力强、抗病、大穗高产超级稻品种,采用塑料穴盘育苗方式育秧,按固定厢宽开沟起厢,增加耕作层厚度,并按双三角形进行秧苗栽植,其中测土配方以产定肥、合理施肥,同时水气平衡管理,以气促根,以根促蘖、增穗、实现穗大粒多,最后采用统防统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本发明与传统的水稻栽植方法相比,平均亩增产稻谷304.1公斤,亩增加收入912.3元,经济效益显著。
搜索关键词: 水稻 固定 三围 立体 强化 栽培 方法
【主权项】:
一种水稻固定厢沟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育秧移栽①、选种育苗:选用分蘖力强、抗病虫能力强,大穗优质高产超级稻品种,采用穴盘育秧方式育秧;②、开沟起厢:用拖拉机耕耙深20~25厘米,最后按固定厢宽2米拉线开沟起厢,厢面宽1.7米,厢沟宽0.3米,厢高15~20厘米;③、小苗移栽:2叶一心开始栽植,3叶一心栽植完毕,每厢栽4行,行距50厘米,窝距40厘米,采取东西行向双三角形栽插方式,排行错窝,每窝按等边三角形分散栽插3蔸,做到稀中有密,密中有稀,有利于分蘖的发生和个体生长,形成有利于高产的群体结构,促进穗大粒多,每亩栽3300窝、每窝栽3蔸,每亩共栽0.9~1.0万蔸,每蔸栽3株,每亩共栽2.7—3.0万株;(2)测土配方,合理施肥①、施基肥:移栽前全田撒施优质有机肥1000~1500公斤或油菜麸100公斤,同时撒施N—P—K含量分别为15%控施肥50公斤、氯化钾15公斤、硅钙肥50公斤、硫酸锌2..0公斤,硼砂2.0公斤;②、施分蘖肥:栽后5~7天,4—5叶期秧苗返青活棵后,追施第一次分蘖肥,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栽后15天5—6叶期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肥钾15公斤,此后随时监测禾苗长势和分蘖情况,酌情追施分蘖肥,力争8叶期每亩分蘖苗数达26.8万苗以上;③、施促花肥:在群体主穗幼穗发育进入2—3期,结合晒田结束复水施用,根据田间禾苗长势长相施肥,每亩追施45%复合肥10~15公斤,钾肥5~7.5公斤;在群体主穗幼穗发育进入5—6期,用隔夜长、磷酸二氢钾、硼砂等叶面肥喷施2~3次,促进强势枝梗和强势颖花的发育石,从而保证亩有颖花数达4500万以上;④、施穗粒肥:在水稻齐穗期至乳熟灌浆期用隔夜长、磷酸二氢钾、谷粒宝、云台素481等叶面肥喷施1—2次;(3)稻田水管理具体水灌溉措施为:在秧苗移栽后5~7天,灌3—4厘米深水,促进新根发生;在秧苗进入分蘖始期即3—4叶期后,采取薄水与湿润间歇式灌溉,严防灌水过深;当水稻分蘖达到亩有效穗数80%即20万苗时,主茎叶片达7—8叶时排水晒田控苗,在群体主茎进入幼穗分化2—3期时恢复灌水,至抽穗扬花期保持田间0.5~1厘米深水,确保幼穗正常发育和开花授粉;在田间群体进入乳熟灌浆期进行“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间歇式灌溉,达到增气护根,以根养叶、以叶壮籽的目的;在收割前6~7天群体进入成熟期排水晒田,切忌断水过早影响籽粒充实;(4)综合防治病虫害在2—3叶期叶面喷施1次吡虫啉,主防稻飞虱危害,防止稻飞虱传播黑条矮缩病病毒产,大田移栽后至8叶期,重点防治稻飞虱危害以防止其传播黑条矮缩病病毒,同时在大田移栽后,亩用15—25公斤茶麸全田撒施防治福寿螺,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甲维盐、毒死蜱、75%三环唑、井冈霉素或爱苗等农药喷施2~3次,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苗叶瘟及纹枯病,8—16叶期,主要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和叶瘟等,主要用三唑磷、吡虫啉、阿维菌素、甲维盐、毒死蜱、扑虱灵、异丙威和75%三环唑、富士一号、井冈霉素或爱苗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每7—10天喷施一次,上述杀虫剂根据虫情可交替使用;在水稻破口期用高浓度多菌灵和粉锈喷施一次防治稻曲病,同时加喷75%三环唑、富士一号和井冈霉素或爱苗防治穗茎瘟和纹枯病;在抽穗扬花至灌浆期,注意监测和防治稻飞虱及稻蝽蟓的危害,主要用甲维盐、吡虫啉等农药进行防治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丹县农业局,未经南丹县农业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9804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