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箱梁钢制芯模及其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88050.4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8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川;冯永起;鹿红雷;陈少武;白军刚;张琳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北京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10003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箱梁钢制芯模及其施工方法。芯模包括支撑框架体系和外部模板体系;支撑框架体系由多组并行设置的支撑框架组成,外部模板体系由安装在支撑框架体系外部的多块模板组成。本发明提供的箱梁钢制芯模及其施工方法不仅能够解决现浇箱梁芯模模板周转利用率低,材料消耗大的难题,并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芯模尺寸钢模板的拼装途径,其能够在快速施工的同时提高箱梁芯模模板的利用率。另外,本装置可通过调节撑杆螺母丝杠的方式来调节整体宽度和高度,非常方便实用。此外,对于不同的芯模形式,只需根据型号拼装不同尺寸的构件即可解决,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本装置所用材料均为常规配件,加工难度小,使用简单,并且有利于现场施工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钢制 及其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箱梁钢制芯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撑框架体系和外部模板体系;其中支撑框架体系由多组并行设置的支撑框架组成,每组支撑框架由两根底部支撑框架(1)、两根侧部支撑框架(3)、一根顶部支撑框架(4)、一根下撑杆(17)和两根斜撑杆(21)组成,其中底部支撑框架(1)、侧部支撑框架(3)和顶部支撑框架(4)的两端分别形成有连接螺孔,两根底部支撑框架(1)对称设置在支撑框架两侧下部,每根侧部支撑框架(3)的下端分别利用连接螺栓(2)固定在一根底部支撑框架(1)的上端;顶部支撑框架(4)水平设置,两端分别利用连接螺栓(2)与两根侧部支撑框架(3)的上端相连;下撑杆(17)水平设置,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左旋螺母丝杠(18)和右旋螺母丝杠(15),并利用下撑杆轴销(14)连接在两根底部支撑框架(1)的下端;两根斜撑杆(21)对称设置,上下端分别安装有左旋螺母丝杠(23)和右旋螺母丝杠(20),并利用斜撑杆轴销(19)分别连接在位于同一侧的底部支撑框架(1)下端和侧部支撑框架(3)上端之间,由此将底部支撑框架(1)和侧部支撑框架(3)相互连接;外部模板体系由两块下角模(13)、两块下部平模(12)、两块侧角模(10)、两块上部平模(9)、两块上角模(8)、两块上平模(5)、两块侧部楔形模(6)和一块中部楔形模(7)组成,其中中部楔形模(7)安装在支撑框架体系中顶部支撑框架(4)的顶面中间位置;两块侧部楔形模(6)、两块上平模(5)、两块上角模(8)、两块上部平模(9)、两块侧角模(10)、两块下部平模(12)和两块下角模(13)分别依次安装在位于中部楔形模(7)两侧的顶部支撑框架(4)顶面以及侧部支撑框架(3)、底部支撑框架(1)的外侧面上,并且相邻部位依次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北京铁路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北京铁路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8805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