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灾后沥青路面剩余使用性能评估及确定修复方案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83142.3 | 申请日: | 2013-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8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 发明(设计)人: | 许涛;王宏畅;李国芬;黄凯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C7/18 | 分类号: | E01C7/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隧道火灾后沥青路面剩余使用性能快速评估及制定修复方案的新方法,属于火灾后结构物性能评估技术领域,解决目前火灾后沥青路面剩余使用性能评估速度慢、准确性差、修复方案制定缺乏依据的问题。先建立隧道火灾数值分析模型,了解不同火灾工况下路表温度场分布;再以路表最高温度作为温度荷载,分析沥青路面结构不同深度处、不同范围温度场分布,绘制路面结构内温度场分布图;根据现行规范中沥青混合料废弃温度的规定,按照沥青路面结构温度超过其废弃温度时作废弃处理的原则,确定沥青路面结构应废弃深度,制定合理的路面结构修复方案。本发明能快速、准确评估火灾后沥青路面剩余使用寿命,制定合理修复方案,尽快恢复隧道路面交通。 | ||
| 搜索关键词: | 火灾 沥青路面 剩余 使用 性能 评估 确定 修复 方案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隧道火灾后沥青路面剩余使用性能快速评价及制定修复方案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计算方法,建立隧道火灾分析模型,了解火灾规模、发生位置、通风速度等不同工况下隧道空间温度场、流场的变化规律,分析隧道火灾过程路表面温度场及其随时间变化分布规律;(2)根据沥青路面一维热传导微分方程、边界条件、初始条件,以路表最高温度作为温度荷载,计算沥青路面结构不同深度处、不同范围、不同时刻的温度场分布情况,绘制不同路表温度条件下路面结构沿深度方向温度场分布图,如图1所示;(3)根据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关于沥青混合料废弃温度的规定,按照沥青路面温度超过沥青混合料废弃温度时作废弃处理的原则,结合图1路面结构温度场分布情况,确定不同路表温度下沥青路面结构应废弃深度;(4)根据隧道火灾后沥青路面需要废弃的深度,评价灾后沥青路面剩余使用性能,制定合理的路面结构修复方案,包括铣刨已松散沥青路面深度、铣刨方式、重新加铺新沥青混合料的类型、厚度等,尽快恢复隧道路面交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8314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