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分频方法和分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46732.9 | 申请日: | 2013-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9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 发明(设计)人: | 罗曦;于泳;李一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22 | 分类号: | H04R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8 | 代理人: | 张耀光 |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分频方法和分频装置,属于音频播放领域。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音频控制芯片、与所述音频控制芯片电性相连的编解码器以及与所述编解码器电性相连的n个扬声器,n≥2。本发明通过音频控制芯片根据音频信号的频率通过音频驱动对其进行分频,并通过编解码器对分频后的音频信号进行解码,最后通过扬声器输出;解决了现有电子设备扬声器的频率覆盖无法达到整个音域范围,输出音量小且开发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达到了使电子设备扬声器的频率覆盖完全达到整个音域范围,输出音量大的效果,且将硬件开发转化为软件开发和调试,达到了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的效果。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分频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音频控制芯片、与所述音频控制芯片电性相连的编解码器以及与所述编解码器电性相连的n个扬声器,n≥2;所述音频控制芯片,用于获取数字音频信号;通过音频驱动对所述数字音频信号以预定分频方式分频得到n路数字音频子信号,所述n路数字音频子信号中至少有2路数字音频子信号属于不同的频率分段;所述编解码器,用于将分频得到的所述n路数字音频子信号进行解码得到对应的n路模拟音频信号;每个所述扬声器,用于将所述n路模拟音频信号中的一路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为声音信号;所述预定分频方式为将所述数字音频信号按照高频、中频和低频进行分频的三分频方式;若所述预定分频方式为所述三分频方式,则所述音频控制芯片,用于将所述数字音频信号分频为六路数字音频子信号,所述六路数字音频子信号包括左右两路高频子信号、左右两路中频子信号和左右两路低频子信号;或,所述音频控制芯片,用于将所述数字音频信号分频为五路数字音频子信号,所述五路数字音频子信号包括左右两路高频子信号、左右两路中频子信号和一路低频子信号;若所述数字音频信号分频为六路数字音频子信号,则所述n个扬声器包括高音单元、中音单元和低音单元,所述高音单元包括第一高音喇叭和第二高音喇叭,所述中音单元包括第一中音喇叭和第二中音喇叭,所述低音单元包括第一低音喇叭和第二低音喇叭;若所述数字音频信号分频为五路数字音频子信号,则所述n个扬声器包括高音单元、中音单元和低音单元,所述高音单元包括第一高音喇叭和第二高音喇叭,所述中音单元包括第一中音喇叭和第二中音喇叭,所述低音单元包括第三低音喇叭;所述高音单元和所述低音单元的喇叭的功率大于所述中音单元的喇叭的功率;若所述n个扬声器包括高音单元、中音单元和低音单元,所述高音单元包括第一高音喇叭和第二高音喇叭,所述中音单元包括第一中音喇叭和第二中音喇叭,所述低音单元包括第一低音喇叭和第二低音喇叭,则所述第一中音喇叭、所述第一高音喇叭、所述第一低音喇叭、所述第二低音喇叭、所述第二高音喇叭和所述第二中音喇叭以从左至右的顺序依次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一面的壳体上;或,所述第一中音喇叭、所述第一高音喇叭、所述第一低音喇叭、所述第二低音喇叭、所述第二高音喇叭和所述第二中音喇叭以从左至右的顺序依次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上,其中,所述第一中音喇叭、所述第一高音喇叭、所述第二高音喇叭和所述第二中音喇叭朝向所述显示屏一面,所述第一低音喇叭和所述第二低音喇叭背向所述显示屏一面;若所述n个扬声器包括高音单元、中音单元和低音单元,所述高音单元包括第一高音喇叭和第二高音喇叭,所述中音单元包括第一中音喇叭和第二中音喇叭,所述低音单元包括第三低音喇叭,则所述第一中音喇叭、所述第一高音喇叭、所述第三低音喇叭、所述第二高音喇叭和所述第二中音喇叭以从左至右的顺序依次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一面的壳体上;或,所述第一中音喇叭、所述第一高音喇叭、所述第三低音喇叭、所述第二高音喇叭和所述第二中音喇叭以从左至右的顺序依次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上,其中,所述第一中音喇叭、所述第一高音喇叭、所述第二高音喇叭和所述第二中音喇叭朝向所述显示屏一面,所述第三低音喇叭背向所述显示屏一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4673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