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散解析与Kalman滤波结合的激光陀螺IMU标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9209.7 | 申请日: | 2013-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0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利;焦峰;王文建;房建成;钟麦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顾炜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发明提供一种离散解析与Kalman滤波结合的激光陀螺IMU标定方法,该方法结合了离散解析与系统级滤波两种标定方法的优点;首先根据激光陀螺IMU的角速度和加速度通道误差模型,采用四方位旋转速率离散解析方法,初步标定出角速度和加速度通道的全部24个标定系数;然后以标定系数的误差值为状态变量,采用带杆臂效应补偿的Kalman滤波方法估计出标定系数的误差值,并修正得到精确的标定系数。该方法消除了标定过程中减振装置变形、陀螺和加速度计漂移等随机误差而引起的误差,提高了标定系数的精度,减小了导航解算的误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散 解析 kalman 滤波 结合 激光 陀螺 imu 标定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离散解析与Kalman滤波结合的激光陀螺IMU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根据激光陀螺及加速度计的特性,建立激光陀螺IMU角速度和加速度通道的确定性误差模型,模型参数包括:x、y、z三轴陀螺输入角速度ωx、ωy、ωz,三轴陀螺输出角速度Gx、Gy、Gz,三轴陀螺零偏Gbx、Gby、Gbz,三轴陀螺标度因数Sx、Sy、Sz,三轴陀螺随机误差δGx、δGy、δGz,角速度通道的六个安装误差系数Exy、Exz、Eyx、Eyz、Ezx、Ezy;x、y、z三轴加速度计的输入加速度ax、ay、az,三轴加速度计输出加速度Ax、Ay、Az,三轴加速度计零偏Abx、Aby、Abz,三轴加速度计标度因数Kx、Ky、Kz,三轴加速度计随机误差δAx、δAy、δAz和加速度通道的六个安装误差系数Mxy、Mxz、Myx、Myz、Mzx、Mzy; 步骤(2)、根据步骤(1)中建立的激光陀螺IMU角速度和加速度通道确定性误差模型,采用四方位旋转速率离散解析方法,初步标定出三轴陀螺零偏Gbx、Gby、Gbz,三轴陀螺标度因数Sx、Sy、Sz,角速度通道的六个安装误差系数Exy、Exz、Eyx、Eyz、Ezx、Ezy,三轴加速度计零偏Abx、Aby、Abz、三轴加速度计标度因数Kx、Ky、Kz和加速度通道六个安装误差系数Mxy、Mxz、Myx、Myz、Mzx、Mzy共24个标定系数; 步骤(3)、建立激光陀螺IMU角速度和加速度通道的随机误差模型,模型参数包括:三轴陀螺随机误差δGx、δGy、δGz,三轴陀螺随机游走εx、εy、εz、三轴陀螺随机游走驱动噪声
三轴陀螺标度因数误差δSx、δSy、δSz,角速度通道六个安装误差系数偏差δExy、δExz、δEyx、δEyz、δEzx、δEzy;三轴加速度计随机误差δAx、δAy、δAz,三轴加速度计随机游走![]()
三轴加速度计随机游走驱动噪声
三轴加速度计标度因数误差δKx、δKy、δKz,加速度通道安装误差系数偏差δMxy、δMxz、δMyx、δMyz、δMzx、δMzy,根据随机误差模型和惯性导航解算的基本原理,建立Kalman滤波的状态方程;步骤(4)、选取东、北、天向的速度误差δVE、δVN、δVU作为观测量Z,建立带杆臂效应补偿的Kalman滤波量测方程; 步骤(5)、用Kalman滤波估计步骤(3)中24个随机误差模型参数εx、εy、εz、δSx、δSy、δSz、δExy、δExz、δEyx、δEyz、δEzx、δEzy、
δKx、δKy、δKz、δMxy、δMxz、δMyx、δMyz、δMzx、δMzy,并与步骤(2)中的24个标定系数对应相加进行修正,重复此步骤,直到所有的标定系数都收敛为止,收敛条件为连续十分钟内24个标定系数在修正前后相对变化小于0.0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1920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时无线电协同监测、检测与定位方法
- 下一篇:基于语音识别技术的点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