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动铁心永磁操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1019.2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4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焱;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33/666 | 分类号: | H01H33/666;H01H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动铁心永磁操动机构,包括导杆(1)、主动铁心(2)、辅动铁心(3)、静铁心(4)、永磁体(5)、线圈(6)、第一盖板(7)、第二盖板(8)、磁轭(9)、横梁(10)和两根分闸弹簧(11);所述主动铁心(2)、所述辅动铁心(3)和所述磁轭(9)都呈圆筒形;所述第一盖板(7)设置于所述磁轭(9)的顶端,所述第二盖板(8)设置于所述磁轭(9)的底端。与现有技术的永磁操动结构相比,本发明的双动铁心永磁操动机构的合闸启动电流较小,刚合速度明显降低,刚分速度明显增大。与现有技术的具有单个动铁心的永磁操动机构相比,本发明的双动铁心永磁操动机构在整个合闸过程中的最大电流降低约50%。 | ||
搜索关键词: | 铁心 永磁 机构 | ||
【主权项】:
双动铁心永磁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杆(1)、主动铁心(2)、辅动铁心(3)、静铁心(4)、永磁体(5)、线圈(6)、第一盖板(7)、第二盖板(8)、磁轭(9)、横梁(10)和两根分闸弹簧(11);所述主动铁心(2)、所述辅动铁心(3)和所述磁轭(9)都呈圆筒形;所述第一盖板(7)设置于所述磁轭(9)的顶端,所述第二盖板(8)设置于所述磁轭(9)的底端;所述主动铁心(2)和所述辅动铁心(3)沿轴向方向相向地设置于所述磁轭(9)的内部空腔内,且所述辅动铁心(3)与所述主动铁心(2)之间设有第二间隙(16);所述辅动铁心(3)的顶端外侧设有第一外凸缘(12),其底端外侧设有第二外凸缘(13);所述主动铁心(2)的底端外侧设有第三外凸缘(14),其内部设有连接部(17);所述磁轭(9)的内部设有内凸缘(18),且所述内凸缘(18)位于所述主动铁心(2)的外侧;所述第一盖板(7)和所述第二盖板(8)都呈圆形,且所述第一盖板(7)和所述第二盖板(8)的中心位置都设有通孔;所述导杆(1)沿轴向穿过所述主动铁心(2)和所述辅动铁心(3)的内部空腔,且所述主动铁心(2)通过所述连接部(17)与所述导杆(1)固定连接,所述导杆(1)的底端穿过所述第二盖板(8)的通孔;所述辅动铁心(3)穿过所述第一盖板(7)的通孔,且所述辅动铁心(3)的所述第一外凸缘(12)位于所述第一盖板(7)的背向所述静铁心(4)的一侧;所述线圈(6)位于所述磁轭(9)内部的所述内凸缘(18)上,且所述线圈(6)环绕所述主动铁心(2)和所述辅动铁心(3);所述静铁心(4)和所述永磁体(5)都呈圆环形;所述静铁心(4)和所述永磁体(5)沿径向方向设于所述辅动铁心(3)的外侧壁与所述磁轭(9)的内侧壁之间,且所述静铁心(4)套设于所述辅动铁心(3)的外侧,所述永磁体(5)套设于所述静铁心(4)的外侧;所述静铁心(4)和所述永磁体(5)沿轴向方向位于所述 第一盖板(7)与所述线圈(6)之间;所述静铁心(4)的底端与所述辅动铁心(3)的所述第二外凸缘(13)之间设有第一间隙(15);所述磁轭(9)的所述内凸缘(18)与所述主动铁心(2)的所述第三外凸缘(14)之间设有第三间隙(19);所述横梁(10)设于所述导杆(1)的顶部;两根所述分闸弹簧(11)设置于所述导杆(1)的两侧,且每一个根所述分闸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梁(10)和所述第一盖板(7)固定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0101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光触媒作用的新型汽车空调
- 下一篇:微型防水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