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节锂电池保护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78558.9 | 申请日: | 2013-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1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 发明(设计)人: | 江金光;谭高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2H7/18 | 分类号: | H02H7/18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鲁力 |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由分离器件构成的一种多节锂电池保护系统,包含MCU模块、ADC模块、MUX模块、均衡电路、电流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MOSFET驱动器、短路保护模块;MUX模块输出端与ADC模块输入端相连,将锂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信息传输给ADC模块。MCU模块检测从ADC模块接收到的数据,判断是否需要对电池进行保护操作,需要时MCU模块按照实际情况,通过MOSFET驱动器切断充放电开关进行保护。短路保护模块在外电路短路时,快速切断充放电回路。闲暇时或充电时,MCU模块驱动均衡电路对电池进行均衡操作。此系统可以对锂电池组进行欠压、过压、过流、短路、温度等保护。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保护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多节锂电池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MCU模块、ADC模块、MUX模块、锂电池组、均衡电路、电流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LDO模块、供电电路、MOSFET驱动器、短路保护模块;其中,MCU模块通过串口与通用计算机连接,接受用户必要配置或供用户读取数据;MCU模块通过MOSFET驱动器控制充电开关和放电开关;MCU模块控制均衡电路对锂电池组进行均衡操作;MCU模块控制短路保护模块;MCU模块通过切断充放电开关,对锂电池进行保护,必要时,通过短路保护模块切断充放电回路,对锂电池进行保护;MCU模块通过LED告知用户锂电池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锂电池组包括若干多节串联的锂电池串联;锂电池组通过依次连接的电流检测模块和短路保护模块与PACK+端口连接;锂电池组通过放电开关与PACK‑端口连接;PACK+端口和PACK‑端口连接外电路并为外电路供电;锂电池组通过均衡电路与MUX模块输入端相连,均衡电路将各节锂电池的电压传输给MUX模块;MUX模块依次与电流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均衡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以接收锂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状态信息;MUX模块的输出通道通过ADC模块与MCU模块相连接,MUX模块通道选择端受MCU模块控制;ADC模块转换MUX模块输出的电池状态信息后,传输给MCU模块作为锂电池保护的判断依据;供电电路的电压输入端接在电流检测模块与短路保护模块的公共端,供电电路还分别与LDO模块、MCU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为这些模块供电;LDO模块为与温度检测模块的电源端相连接,为其供标准的低压参考电压;均衡电路采用电阻放电法,对电压偏高的电池进行均衡操作;第n节锂电池Bn都并联着一个由放电电阻RBn、与N型开关MOS管Qn串联的支路,N型开关MOS管Qn的源极与锂电池Bn负极相连,N型开关MOS管Qn的漏极通过电阻RBn与锂电池Bn正极相连,N型开关MOS管Qn的栅极通过电阻RGn与二选一开关MUX2n的输出端相连,锂电池Bn正极和负极分别通过限流电阻RFn、RFn‑1接入MUX模块;滤波电容CBn一端通过电阻RFn接到锂电池Bn的正极,另一端通过电阻RFn‑1接到锂电池Bn的负极;二选一开关MUX2n受MCU模块的控制,一个输入端通过电阻RFn连接到锂电池的正极,一个输入端通过电阻RFn‑1连接到锂电池的负极,MUX2n的输出端还通过电阻RTn连接到电阻RFn‑1与MUX模块的公共端;二选一开关MUX2n受MCU模块的控制,当选通电池正极时,N型开关MOS管Qn导通开始对这节电池进行均衡操作;当选通电池负极时,停止对这节电池的均衡操作;MCU模块通过MOSFET驱动器控制充放电开关,MCU模块的PD引脚控制MOSFET驱动器的DSG输出引脚,MOSFET驱动器的DSG引脚接放电开关控制端,当PD引脚为输出低电平时,DSG引脚输出高电平以打开放电开关;当PD引脚输出高电平时,DSG引脚输出低电平以切断放电开关;MCU模块的PC引脚控制MOSFET驱动器的VH与CHG输出引脚,VH与CHG输出引脚共同控制充电开关,当PC引脚输出低电平时,VH引脚输出高电平且CHG引脚输出恒定电流以打开充电开关;当PC引脚输出低电平时,VH引脚输出高电平且CHG引脚输出高阻态以切断充电开关;MCU模块的PD引脚控制MOSFET驱动器的DSG输出引脚,MCU模块的PC引脚控制MOSFET驱动器的输出引脚VH与CHG;PD引脚通过电阻R8连接N型开关MOS管M3的栅极,N型开关MOS管M3的栅极通过电阻R9与N型开关MOS管M3的源极相连后接PACK‑端口;N型开关MOS管M3的漏极即为引脚DSG,N型开关MOS管M3的漏极与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后,通过电阻R11接PACK+端口,二极管D4的正极接PACK‑端口,PD引脚输出高电平时DSG引脚输出低电平,PD引脚输出低电平时DSG引脚输出高电平;PC引脚通过电阻R6连接N型开关MOS管M2的栅极,N型开关MOS管M2的栅极通过电阻R7与N型开关MOS管M2的源极相连后接PACK‑端口;N型开关MOS管M2的漏极即为引脚VH,N型开关MOS管M2的漏极与稳压二极管D5的负极相连后通过电阻R10接PACK+端口,二极管D5的正极接PACK‑端口;MOS管M4的源极与MOS管M5的源极相连后接PACK‑端口,MOS管M4的栅极与MOS管M5的栅极相连后接MOS管M4的漏极,MOS管M4的漏极通过电阻R12接到VH,MOS管M5的漏极即为CHG引脚;当PC引脚输出高电平时VH引脚输出低电平,CHG引脚输出高阻态;PC引脚输出低电平时CHG引脚输出恒定电流,VH引脚输出高电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未经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7855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