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梯级通航枢纽物理模型数学模型一体化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6512.9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2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胡亚安;杨宇;韩昌海;沙海飞;宣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1/02 | 分类号: | E02B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8 | 代理人: | 陈晓平;严勇刚 |
地址: | 21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梯级通航枢纽物理模型数学模型一体化试验方法,属于航电枢纽试验方法领域,通过物模验证数模,一维数模提供二维数模边界条件等方式对各种研究手段相互耦合,对各个梯级分别并统一地解决航道稳定性问题和解决枢纽安全布置问题。本方法突破了梯级航运枢纽原有的一座枢纽同时建一个物模和一个数模,各个梯级之间各自模拟,没有相互借鉴和验证的缺陷,将数模物模、一维二维、简单复杂、一般特殊各个层次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创造了集约化的研究方法,同时该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 ||
搜索关键词: | 梯级 通航 枢纽 物理 模型 数学模型 一体化 试验 方法 | ||
【主权项】:
梯级通航枢纽物理模型数学模型一体化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取以下步骤: a.解决航道稳定性问题; b.解决枢纽安全布置问题; 所述的解决航道稳定性问题方案为:(1)对整个研究河段进行一维水沙数学模型模拟;(2)模拟的结果为河段输沙稳定后的距离‑河床高程曲线;(3)所述的距离‑河床高程曲线,为航道的整治工程设计提供依据;(4)为枢纽物理模型提供地形条件;(5)为各枢纽二维通航水流模拟和局部二维水沙精细模拟提供数模边界条件; 所述的解决枢纽安全布置问题方案为:将各梯级通航枢纽分为复杂枢纽(新建枢纽)和简单枢纽(已建枢纽)以及引航道布置三个部分;(1)对于复杂枢纽(新建枢纽)采用枢纽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在物理模型中对引航道的口门区流速进行精确模拟测量;(2)同时建立复杂枢纽(新建枢纽)的二维通航水流数值模型,由枢纽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得到的结果,提供对枢纽二维通航水流数值模型的验证;(3)枢纽整体物理模型试验若进行动床试验,则其同时为局部二维水沙精细模拟提供验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4651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