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少输入多模式输出的假肢手驱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7880.7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6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熊蔡华;陈文斌;张乔飞;毛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70 | 分类号: | A61F2/7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朱仁玲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少输入多模式输出的假肢手驱动机构,该假肢手驱动机构包括底座和传动系统,该传动系统包括两个伺服电机和五组以上的滑轮组单元,其中各个滑轮组单元整体分布在两个侧板之间,由第一至第五组件共同形成对称形式,其中第一和第五组件和第五组件各自包括第一定滑轮和凸轮;第二和第四组件各自包括第一动滑轮和配套使用的第二定滑轮,并且第一动滑轮可滑动地设置在底板之上;第三组件包括第二动滑轮;此外在这些组件之间相应设置有多个钢丝绳,以便将驱动传递至各个假肢手手指,由此使其发生弯曲动作。通过本发明,能够仅采用少量电机即可实现多模式输出,复现人手动态协调规律,并具备结构紧凑、便于操控和抓握动作精确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入 模式 输出 假肢 驱动 机构 | ||
【主权项】:
一种少输入多模式输出的假肢手驱动机构,该假肢手驱动机构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该底座上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由相互对置的两个侧板(1‑1)、连接在对置侧板之间的两个支撑板(1‑5)和设置在底部的底板(1‑9)共同组成,由此形成用于容纳及安装传动系统的框架结构;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两个伺服电机和五组以上的滑轮组单元,其中伺服电机设置在支撑板(1‑5)外侧,并分别通过联轴器(5)与装在支撑板(1‑5)之间的两个第一转轴(1‑4)各自相连;滑轮组单元彼此并行地设置在两个支撑板(1‑5)之间,并且对于各个滑轮组单元而言,其整体分布在两个侧板(1‑1)之间,由第一组件、第二组件、第三组件、第四组件和第五组件共同组成并形成对称设置的形式,其中:第一组件和第五组件的结构相同,它们各自包括共同安装在第一转轴(1‑4)上并随之一同转动的第一定滑轮(1‑2)和凸轮(1‑3);第二组件和第四组件的结构相同并处于第一组件与第五组件之间,它们各自包括第一动滑轮(1‑11)和配套使用的第二定滑轮(1‑13),并且第一动滑轮(1‑11)分别通过第一动滑轮支撑块(1‑10)可滑动地设置在底板(1‑9)之上;第三组件处于第二组件与第四组件之间上方,并包括通过第二动滑轮支撑块(1‑16)设置的第二动滑轮(1‑15);此外在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第四组件与第五组件之间分别以相同方式套设有第一钢丝绳(1‑20),该第一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定滑轮(1‑2)上,并在绕过第一动滑轮(1‑11)后,另一端固定在凸轮(1‑3)上;在第二组件与第四组件之间套设有第二钢丝绳(1‑21),该第二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二组件中的第一动滑轮支撑块(1‑10)上,并在绕过配套使用的第二定滑轮(1‑13)后,继续绕过第三组件中的第二动滑轮(1‑15),另一端固定在第四组件中的第一动滑轮支撑块(1‑10)上;第三钢丝绳(1‑22)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动滑轮支撑块(1‑16)上,另外一端连接至作为驱动对象的各个假肢手手指,由此使其发生弯曲动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3788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传输光信号速率不同的双芯光纤
- 下一篇:一种可编程器件死机检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