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反应堆非能动堆腔流道系统及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2188.7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0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秦忠;宋丹戎;李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C15/18 | 分类号: | G21C15/18;G21C9/004;G21C9/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体化反应堆非能动堆腔流道系统及应用方法,一体化反应堆非能动堆腔流道系统,包括反应堆腔和反应堆堆坑,以及位于反应堆腔和反应堆堆坑之间的环形主屏蔽墙,反应堆堆坑位于主屏蔽墙下方,反应堆腔位于主屏蔽墙上方;反应堆腔和反应堆堆坑通过L型流道连通,流道靠近反应堆堆坑的一端设置有挡风板,反应堆腔顶部开有气体释放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非能动堆腔流道结构可为一体化反应堆在LOCA事故后以非能动方式淹没堆腔及堆坑,冷却反应堆压力容器,维持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完整性,防止反应堆压力容器被堆芯熔融物熔穿,为反应堆堆芯长期冷却提供注入流量,并可消除一体化反应堆堆腔超压及氢气集聚爆炸的风险。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反应堆 能动 堆腔流道 系统 应用 方法 | ||
【主权项】:
一体化反应堆非能动堆腔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堆腔(3)和反应堆堆坑(5),以及位于反应堆腔(3)和反应堆堆坑(5)之间的环形主屏蔽墙,反应堆堆坑(5)位于主屏蔽墙下方,反应堆腔(3)位于主屏蔽墙上方;反应堆腔(3)和反应堆堆坑(5)通过流道(4)连通,流道(4)靠近反应堆堆坑(5)的一端设置有挡风板(7),反应堆腔(3)顶部开有气体释放孔(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2218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备皮肤移植物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硬盘的在线检测方法及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