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频PWM技术双向DC/DC能量交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4100.5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4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曹骥;肖本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可靠性仪器厂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频PWM技术双向DC/DC能量交换电路,包括高压倍压电路和低压倍压电路,所述的高压倍压电路包括第一电解电容、变压器原边的一次绕组、变压器原边的二次绕组、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一MOS管,直流高压端的正端与所述的变压器原边的一次绕组、二次绕组的异名端连接;所述的低压倍压电路包括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第二MOS管、第三MOS管、PNP三极管、第二电解电容以及储能电感,直流低压端的正端与所述的第二电解电容的正端连接。本发明适用于需要在两个直流电系统之间双向能量交换的场合,通过电路中的高低压MOS管的PWM频率、脉宽控制,使DC/DC的能量能够相互传递交换。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 pwm 技术 双向 dc 能量 交换 电路 | ||
【主权项】:
高频PWM技术双向DC/DC能量交换电路,包括高压倍压电路和低压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倍压电路包括一具有高压场效应MOS管的第一驱动电路和消磁电路,所述的第一驱动电路包括变压器原边的一次绕组、变压器原边的二次绕组、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一MOS管,直流高压端的正端与所述的变压器原边的一次绕组、二次绕组的异名端连接;所述的一次绕组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的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的第一MOS管的栅极与PWM信号相连,所述的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源极间并联有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容;变压器原边的二次绕组的同名端与所述的消磁电路连接;所述的消磁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MOS管的源极相互连接后接地;所述的低压倍压电路包括具有低压场效应MOS管的第二驱动电路和储能元件,所述的第二驱动电路包括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第二MOS管、第三MOS管、PNP三极管,直流低压端的正端与所述的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同名端连接,所述的变压器副边绕组的同名端分别与第三MOS管的漏极和储能元件连接,副边绕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的第二MOS管的栅极与第三电阻以及第三电容串联,此串联电路与副边绕组的同名端连接;所述的第二MOS管的漏极和源极间并联有串联的第四电阻和第四电容;所述的第三MOS管的栅极与第六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PNP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的PNP三极管的集电极 与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并与PWM信号连接,所述的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的储能元件的一端与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的第三MOS管的源极和第二MOS管的漏极相连接,并通过连接第七电阻后接地;当第一MOS管处于导通状态时,能量经由第三MOS管储存于储能元件中;当第一MOS管处于关闭状态、第三MOS管处于导通状态时,能量经由变压器升压传递到直流高压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可靠性仪器厂,未经杭州可靠性仪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9410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抓地装置
- 下一篇:用于监狱人员管理的室内外定位防拆卸腕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