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OI硅片的微型半球谐振陀螺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82900.5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4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谢建兵;郝永存;常洪龙;张和民;苑伟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9/56 | 分类号: | G01C19/56;B81C1/0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吕湘连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OI硅片的微型半球谐振陀螺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微/纳加工制造领域。该陀螺驱动电极16和敏感电极17通过内有半球空腔的结构硅体1被多条径向的结构硅槽14分割形成的独立硅块构成,其相对半球谐振子8的面积增加,增大驱动力和检测电容,利于半球谐振子8的驱动和信号检测;同时结构硅体1被分割形成的独立硅块,使得二氧化硅牺牲层6更加容易被腐蚀。本发明提出所述陀螺加工方法,通过ICP刻蚀加工支撑体空腔10,并沉积可导电的多晶硅,形成圆柱形支撑体11,使得支撑体的支撑面大小可控,利于控制半球谐振子8的振型分布;同时加工驱动电极16和敏感电极17时,从背面开始加工,保护谐半球振子8免受刻蚀。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oi 硅片 微型 半球 谐振 陀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基于SOI的微型半球谐振陀螺,依次包括基底硅体(3)、电绝缘层(2)和结构硅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硅体(1)上有半球谐振子空腔(5),使得所述结构硅体(1)形成环状结构;壳状的半球谐振子(8)通过柱状支撑体(11)悬置于基底硅体(3)上,且所述的半球谐振子(8)与结构硅体(1)上的半球谐振子空腔(5)同心;半球谐振子(8)与柱状支撑体(11)材料均为为可导电的多晶硅;半球谐振子(8)与结构硅体(1)内壁有间隙;所述环状结构硅体(1)被多条径向结构硅槽(14)分割形成多个独立硅块,各独立硅块分别形成驱动电极(16)和敏感电极(17);所述驱动电极(16)和敏感电极(17)间隔分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8290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