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型钙永磁铁氧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3789.7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0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汪南东;陈中艳;王凡;冯则坤;吕兆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江粉磁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40 | 分类号: | C04B35/40;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52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型钙永磁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其中,该M型钙永磁铁氧体具有以下特征的分子式:A1-x-yCaxRyFe2n-zMzO19,该方法在烧结步骤之前设置了烘干步骤、微波预烧步骤,并且微波预烧步骤可进一步细分为一次预烧步骤及二次预烧步骤,其中的一次预烧步骤和/或二次预烧步骤采用微波预烧。两步预烧的设置使得在预烧阶段,能确保料体完全反应。通过在预烧步骤中引入微波预烧,有望得到反应完全、均匀细小的晶粒。从而使得预烧后得到的料体一方面具有好的性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二次球磨的难度,并降低二次球磨带来掺杂和长时间球磨导致粒度分布加宽的现象,因而能提高最终得到的产品的综合磁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铁氧体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M型钙永磁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其中,该M型钙永磁铁氧体包括A,R,Ca,Fe和M等元素的六角型铁氧体主相,并具有以下特征的分子式:A1‑x‑yCaxRyFe2n‑zMzO19,其中,A为Sr或者Ba或者Sr和Ba的组合;R为La、Pr、Nd或Bi中至少一种,但必须含有La;M为Co、Ni和Zn中至少一种或几种,但必须含有Co;x,y,z,n表示各主要金属元素的添加比例,x为0.05‑0.3,y为0.2‑0.5,z为0.10‑0.40,n为5.50‑5.90;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料:按化学结构式A1‑x‑yCaxRyFe2n‑zMzO19的组成要求配制主料粉末;按重量百分比添加添加剂H3BO3、SiO2、CaCO3、La2O3、Co3O4以及SrCO3,其各组分占A1‑x‑yCaxRyFe2n‑zMzO19的重量百分比为0≤H3BO3≤0.5%,0≤SiO2≤1.0%,0.1%≤CaCO3≤1.2%,0≤La2O3≤1.0%,0≤Co3O4≤1.0%,0≤SrCO3≤0.8%;并将所述主料粉末与所述添加剂混合搅拌成料粉;一次球磨:将料粉投入球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时在球磨机中加入直径为6mm的钢球以及水,其中水、料粉以及钢球的重量比为水:料粉:钢球=1:1:8;在球磨机中进行混合搅拌0.5‑5小时,得到悬浮颗粒平均粒径为0.1‑2.0u m的混料;烘干:将经球磨机研磨后的浆料进行烘干,去除浆料中多余的水分,使浆料含水率为30%;烘干温度为105℃‑125℃;微波预烧:将烘干后的料体进行微波预烧,生成钙永磁铁氧体预烧料,预烧温度范围为1120℃~1160℃,保温20~30/min;初破碎:将微波预烧后得到的钙永磁铁氧体预烧料进行初破碎,得到平均粒度为2~9μm的粉料;二次球磨:称取上述初破碎后的粉料,并以质量配比方式加入二次添加料和添加剂,将所得的混合物采用湿法方式连续球磨,球磨至浆料颗粒的平均粒度小于0.7um;其中,所述的二次添加料包括Al2O3、Cr2O3、H3BO3、SiO2、CaCO3、La2O3、Co3O4和SrCO3,且各二次添加料颗粒的平均粒度不超过2.0um,所述二次添加料的添加量为:0≤Al2O3≤1.0%,0≤Cr2O3≤1.0%,0≤H3BO3≤0.5%,0≤SiO2≤1.0%,0.1%≤CaCO3≤1.2%,0≤La2O3≤1.0%,0≤Co3O4≤1.0%,0≤SrCO3≤0.8%;所述分散剂为葡萄糖酸钙、聚乙烯醇、山梨糖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且添加剂的添加量为总成分重量的0.2‑1.2wt%;压制生坯:将二次球磨后得到的样品在磁场中进行压制生坯,得到直径为15~30mm的M型钙永磁铁氧体圆饼,压制的压强为7MPa,取向磁场大小为5‑15kOe;烧结:将生坯在1000‑1300℃下的空气氛围中进行烧结得到成品,烧结时间为0.5‑3小时,升温速率为2‑5℃/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江粉磁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江粉磁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5378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