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1153.9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0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上道和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D04B1/00 | 分类号: | D04B1/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和***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针织物的编织方法,能够在基底部的一面侧编织立体袋状部。在基底部(2)的一面侧形成具备起口面(30)、对置面(31)、两个侧面(32、33)的立体袋状部(3)。编织基底部(2)(工序α),使从基底部(2)分支的分支线圈列(30a)起口(工序β)。在分支线圈列(30a)的纵行方向编织多段本体线圈列(30b)而完成起口面(30)(工序γ)。并且,编织基底部(2),并且编织与起口面(30)的各边(L1、L2、L3)接续的对置面(31)和两个侧面(32、33)(工序δ)。上述工序γ中的本体线圈列(30b)在从起口面(30)的编织开始到结束的期间在相同针床的相同织针编织。 | ||
搜索关键词: | 针织物 编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横机,与基底部一体地编织在基底部的一面侧且在基底部的编织宽度方向的中间部设置的袋状部,所述横机至少具备前后一对针床,前后任一个针床能够向左右横移,且在前后的针床间能够进行线圈的移圈,所述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特征在于,为了使所述袋状部形成为立体形状,进行如下工序α~工序δ,所述立体形状具有从所述基底部分支的起口面、与所述起口面的所述基底部的相反侧的对置边连续且与所述基底部大致平行地配置的对置面、分别与所述起口面的两条侧边连续的两个侧面:工序α,编织所述基底部直到开始所述袋状部的编织的位置;工序β,使用在一方的针床上钩挂的所述基底部的一部分线圈,使从所述基底部分支的分支线圈列起口,形成将该分支线圈列配置在另一方的针床上的状态;工序γ,在所述另一方的针床上,编织与所述分支线圈列的纵行方向接续的多段本体线圈列,并且在编织各本体线圈列之前及之后的至少一方,形成成为所述一方的侧边或另一方的侧边的挂圈,完成所述起口面;工序δ,编织所述基底部,并与所述起口面的不和所述基底部连接的三边的纵行方向连续而编织所述对置面及两个侧面,所述工序γ中,编织现有的本体线圈列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新的本体线圈列时,不使现有的本体线圈列从所述另一方的针床移动而编织新的本体线圈列,每当至少将该新的本体线圈列编织一段,就使所述另一方的针床相对于所述一方的针床相对地横移,并且,位于与所述一方的针床相对的所述另一方的针床的横移方向的所述挂圈在所述一方的针床的空针编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5115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