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多次胀形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6607.3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7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涛;欧忠文;尹彦淇;龚仕林;刘复元;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龚仕林 |
主分类号: | B21D53/88 | 分类号: | B21D53/88;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 |
地址: | 401331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多次胀形工艺,采用三次胀形对桥壳工件进行胀形加工,不仅能够实现汽车驱动桥的胀形生产,而且可以较好的控制汽车驱动桥连续胀形的全过程,克服了一次胀形液压缸工作行程不够的技术问题,得到的汽车驱动桥壳壁厚均匀、尺寸精度较高、重量较小、强度和刚度均较高,并具有较好的疲劳寿命,能够有效保证汽车驱动桥装配、使用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驱动 整体 复合 多次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多次胀形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开口后的桥壳工件放入胀形外模内;步骤2.将胀形内模从桥壳工件的一端内孔伸入到桥壳工件的胀形变形区处,并通过快速拆卸连接结构与桥壳工件另一端的推力装置连接;步骤3.胀形外模合模,并将胀形外模的支撑机构压在桥壳琵琶包的胀形变形区与非变形区之间的过渡面上;步骤4.利用位于胀形内模两端的推力装置分别向胀形内模施加相等且平行于桥壳工件轴向方向的推力;利用设置在上模块与下模块之间的压力发生装置Ⅰ对上模块和下模块施加垂直于桥壳工件轴向方向的压力;所述推力在连杆机构的作用下分解为作用在上模块和下模块上并垂直于桥壳工件轴向方向的推力垂直分力和平行于桥壳工件轴向方向的推力平行分力,所述桥壳工件受到的胀形力为所述推力垂直分力和压力的合力,所述桥壳工件在胀形力的作用下进行第一次胀形;步骤5.通过机械手将压力发生装置Ⅱ从桥壳工件一侧的开口送入胀形内模,该压力发生装置Ⅱ对上模块和下模块施加垂直于桥壳工件轴向方向的压力,推力装置分别向胀形内模施加相等且平行于桥壳工件轴向方向的推力,所述桥壳工件在推力垂直分力和压力的作用下,进行第二次胀形;步骤6.胀形内模两端的推力装置稳压,压力发生装置Ⅱ泄压后通过机械手退出胀形内模;步骤7.通过机械手将压力发生装置Ⅲ从桥壳工件另一侧的开口送入胀形内模,该压力发生装置Ⅲ对上模块和下模块施加垂直于桥壳工件轴向方向的压力,推力装置分别向胀形内模施加相等且平行于桥壳工件轴向方向的推 力,所述桥壳工件在推力垂直分力和压力的作用下,进行第三次胀形;步骤8.胀形内模两端的推力装置和压力发生装置Ⅲ保压成型;步骤9.压力发生装置Ⅲ泄压后通过机械手退出胀形内模;胀形内模两端的推力装置泄压、卸载,退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龚仕林,未经重庆科技学院;龚仕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4660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