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岩溶地下河污染物迁移与归宿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5931.5 | 申请日: | 2013-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5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蒋亚萍;陈余道;眭华生;丛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桂林桂漓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岩溶地下河污染物迁移与归宿的方法。建立一个岩溶地下河管道模型,包括一个干流管道、若干个支流管道、若干个溶潭、若干个干流管道注水孔、若干个支流管道注水孔、若干个取样监测孔和管道出水口。通过管道向岩溶地下河管道模型投注污染物,利用现代取样检测和自动监测手段,模拟污染物在岩溶地下河和溶潭中的迁移行为,揭示污染物在岩溶地下河中可能的对流、弥散、吸附、降解、稀释等作用,解释污染物归宿。本发明模拟了岩溶地下河地质岩性与水力条件,集成了高精度、高密度和多指标的自动监测技术,利于实验室内快速和密集监测以及多方案设计,能够用来开展岩溶地下河污染物迁移与归宿的研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岩溶 地下河 污染物 迁移 归宿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模拟污染物在岩溶地下河中迁移与归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一、建立一个岩溶地下河管道模型,包括一个干流管道(1)、若干个支流管道(2)、若干个溶潭(3)、若干个干流管道注水孔(4)、若干个支流管道注水孔(5)、若干个取样监测孔(6)和管道出水口(7);干流管道(1)和支流管道(2)由石灰岩管构成;支流管道(2)分布于干流管道(1)的两侧,溶潭(3)由石灰岩材质的空心球状体构成,设置于干流管道(1)上和支流管道(2)上,水流可以在其中通过或积聚;干流管道注水孔(4)分布在干流管道(1)的顶端,支流管道注水孔(5)分布在支流管道(2)的顶端,干流管道注水孔(4)和支流管道注水孔(5)均开口向上;取样监测孔(6)分别分布在干流管道(1)、支流管道(2)和溶潭(3)的上方;管道出水口(7)位于干流管道末端下方,与水龙头连接,控制流量,与仪器连接实施在线水质监测; 二、通过蠕动泵在干流管道(1)顶端干流管道注水口(4)持续注入外源地下水,充满管道,调节管道出水口的流量、并连接荧光光度计自动检测仪,自动监测出水水质;三、将示踪剂通过干流管道注水口瞬时注入干流管道;四、通过取样监测孔(6),用注射器取样供分析,用金属电极直接插入监测孔原位监测pH值、溶解氧;五、通过管道出水口,用荧光光度计自动检测出水中示踪剂浓度、温度、电导率和浊度的变化,设置自动记录时间间隔,持续监测,直到观察到示踪剂浓度降到外源地下水本底浓度;六、将荧光光度计中的数据导入电脑,对数据进行处理,形成示踪剂浓度‑时间过程线;七、通过对示踪剂浓度—时间曲线分析计算,得出一系列管道水力和结构特征参数,揭示示踪剂质量衰减机理; 所述示踪剂为非反应示踪剂或反应示踪剂,非反应示踪剂为荧光素钠,反应示踪剂为污染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桂林桂漓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桂林理工大学;桂林桂漓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3593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