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空间诱变后代的育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0116.X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9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强;王慧;郭涛;张建国;刘永柱;肖武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1/04 | 分类号: | A01H1/04;A01H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谢敏楠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空间诱变后代的育种方法,属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传统物理化学诱变技术诱变效应不理想、诱变后代育种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水稻空间诱变育种方法。本发明利用返地式空间飞行器(飞船、返回式卫星、高空气球等)搭载水稻纯系干种子进行诱变,然后利用品质、抗性及分子手段对诱变形成的多个混合群体进行鉴定,筛选出诱变株系应用于育种,提高诱变育种效率。与物理化学诱变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在多个诱变混合群体中鉴定突变个体,避免了部分突变的丢失;此外,本发明从品质、抗性方面进行鉴定,避免了仅从肉眼判别的局限性,提高了诱变育种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空间 诱变 后代 育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水稻空间诱变后代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回收经过空间诱变后的干种子;地面种植所回收的全部干种子,形成SP1代植株混合群体;S2.收获全部SP1代植株所结种子,种植得到SP2代植株混合群体;S3.对SP2代植株混合群体中的3500~4500个体进行品质、抗性、农艺或分子鉴定中的任意两种鉴定,筛选出的变异个体单独收获种植,形成SP3突变株系;除筛选出的变异个体,SP2代中其余个体所结种子混合收获,种植形成SP3代植株混合群体;S4.对SP3代植株混合群体中的3500~4500个个体进行品质、抗性、农艺或分子鉴定中的任意两种鉴定,筛选出的变异个体单独收获种植,形成SP4突变株系;除筛选出的变异个体,SP3代中其余个体所结种子混合收获,种植形成SP4代植株混合群体;S5.对SP4代植株混合群体中的3500~4500个个体进行品质、抗性、农艺或分子鉴定中的任意两种鉴定,筛选出的变异个体单独收获种植,形成SP5突变株系;S6.对筛选出的SP3、SP4、SP5突变株系进行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综合评价,优良株系可直接形成新品种或作为育种亲本应用于杂种优势利用和杂交育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3011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机单缝襟翼的增升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轻量化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