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物吸附污染性阳离子后的絮凝处理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229721.5 | 申请日: | 2013-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5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 发明(设计)人: | 代群威;王岩;邓涛;董发勤;杨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 51106 | 代理人: | 刘克勤 |
| 地址: | 62101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吸附污染性阳离子后的絮凝处理方法。它是通过絮凝剂处理,经适当调节絮凝条件后,将吸附重金属、放射性核素等污染性阳离子后悬浮的微生物菌体快速从液相中絮凝分离、收集的方法。它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对微生物菌体的絮凝,整个絮凝工艺简单实用,所需成本低,可用于重金属污染工业、核工业等废水中污染性阳离子的规模化处理,也可用于突发性水体污染事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市场前景。 |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吸附 污染 阳离子 絮凝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微生物吸附污染性阳离子后的絮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工艺步骤是:A、微生物吸附后液体收集:在微生物吸附装置中,当微生物吸附剂充分吸附完重金属离子、核素离子等污染性阳离子后,汇集该溶液并转入絮凝装置;B、液相絮凝最佳初始pH调节:向上述转入絮凝装置中的液体中加入pH调节剂氢氧化钠或硝酸,使悬浮液pH为6~7;C、絮凝剂添加:向悬浮液中分2~4次加入配置好的絮凝剂,每次添加间隔时间为5~15min;D、初期快速搅拌:在加入絮凝剂后,对悬浮液进行快速的搅拌10~90s,使絮凝剂与悬浮液充分混合;E、菌体絮凝:液相絮凝剂充分混匀后,使悬浮液在静止条件下絮凝沉降30~60min;F、收集、干燥:当絮凝沉降后,取出上清液,再将沉淀下来的微生物菌体取出过滤,再在干燥箱中用70~110℃下烘至恒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2972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