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片状钛酸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23237.1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6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治政;王慧远;戚文;王邦勇;王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485 | 分类号: | H01M4/485;H01M4/6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王寿珍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状钛酸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片状钛酸锂由钛酸锂柱状体组合并且沿固定晶向生长而成,片状钛酸锂厚度为2-50纳米,钛酸锂柱状体的长度为10-200纳米;所述的片状钛酸锂的制备过程:选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醇和去离子水组成溶剂,以四异丙醇钛和氢氧化锂为反应物,分别制备含钛溶液和含锂溶液,混合反应后,经水热反应、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和热处理得到由纳米柱状钛酸锂生长成的片状钛酸锂。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低温高效的特点,是一种绿色无污染、成本低廉的制备方法,同时得到的钛酸锂适合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容器和吸附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片状 钛酸锂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片状钛酸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状钛酸锂由钛酸锂柱状体组合并且沿固定晶向生长而成,片状钛酸锂厚度为2‑50纳米,钛酸锂柱状体的长度为10‑200纳米;所述的片状钛酸锂的制备过程:选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醇和去离子水组成溶剂,以四异丙醇钛和氢氧化锂为反应物,分别制备含钛溶液和含锂溶液,混合反应后,经水热反应、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和热处理得到由纳米柱状钛酸锂生长成的片状钛酸锂,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配制浓度为0.02‑0.25摩尔/升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醇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向混合溶液中滴加有机钛源0.005‑0.025摩尔;将锂盐溶解于水形成含锂溶液,锂与钛的摩尔比为0.70‑1,将含锂溶液与含钛溶液混合,在温度10‑150°C下强力搅拌5‑180分钟,得水热反应的前驱液;(2)将上述含有白色悬浊物的混合溶液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在140‑200°C条件下水热反应2‑24小时;(3)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然后采用离心分离出沉淀物、分别用去离子水和酒精进行清洗,将沉淀物在60‑100°C下干燥3‑24小时,即得到钛酸锂前驱体,最后将得到的该前驱体在500‑850°C下热处理2‑23小时,获得由柱状生长成的纳米钛酸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2323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身侧部照明
- 下一篇:双激光波段及中远红外兼容隐身膜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