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蜂群算法辨识水动力系数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20994.3 | 申请日: | 201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6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卫东;李素明;高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最优控制理论与仿生智能算法的交叉领域,涉及一种基于蜂群算法的辨识水下潜器水动力系数的方法。本发明包括:建立潜器运动模型;确定算法适应度函数;初始化蜂群算法参数以及雇佣蜂种群;对第n代采蜜蜂,搜索新的位置;选取适应度更高的向量保留给下一代的种群;选择一个采蜜蜂;记录种群最终更新过后达到的最优适应度值;重新初始化该采蜜蜂位置。本发明无需对潜器模型进行线性化,而且考虑了各个水平面之间耦合作用,以及结合蜂群算法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的特点,避免了传统船模试验繁冗单调的调试过程,提供了一种消除传统船模试验所获取水动力系数带来误差的有效途径,提高了航行训练潜器操纵的准确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蜂群 算法 辨识 动力 系数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蜂群算法辨识水动力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潜器运动模型:轴向方程:u = U 0 ( 1 - e - 0.52 u / | ψ · | L ) , ]]> 横向方程:m [ v · - wp + ur ] = 1 2 ρ L 4 [ Y r · ′ r · ] + 1 2 ρ L 3 [ Y v · ′ v · + Y r ′ ur ] + 1 2 ρ L 2 [ Y v ′ uv ] + 1 2 ρ L 2 [ Y δ r ′ u 2 δ r ] , ]]> 垂向方程:m [ w · - uq + vp ] = 1 2 ρ L 4 [ Z q · ′ q · + Z q | q | ′ q | q | ] + 1 2 ρ L 3 [ Z w · ′ w · + Z q ′ uq ] ]]>+ 1 2 ρ L 2 [ Z 0 ′ u 2 + Z w ′ uw + Z w | w | ′ w | ( w 2 + v 2 ) 1 2 ] , ]]>+ 1 2 ρ L 2 [ Z δ s ′ u 2 δ s + Z δ b ′ u 2 δ b ] ]]> 横倾方程:
纵倾方程:I y q · + ( I x - I z ) rp = 1 2 ρ L 5 [ M q · ′ q · ] + 1 2 ρ L 4 [ M w · ′ w · + M q ′ uq + M | w | q ′ | ( w 2 + v 2 ) 1 2 | q ] ]]>+ 1 2 ρ L 3 [ M 0 ′ u 2 + M w ′ uw + M w | w | ′ w | ( w 2 + v 2 ) 1 2 | ] , ]]>+ 1 2 ρ L 3 [ M δ s ′ u 2 δ s + M δ b ′ u 2 δ b ] - mgh sin θ ]]> 偏航方程:I z r · + ( I y - I x ) pq = 1 2 ρ L 5 [ N r · ′ r · ] + 1 2 ρ L 4 [ N v · ′ v · + N r ′ ur + N | v | r ′ | ( w 2 + v 2 ) 1 2 | r ] , ]]>+ 1 2 ρ L 3 [ N v ′ uv ] + 1 2 ρ L 3 [ N δ r ′ u 2 δ r ] ]]> 辅助方程:
其中:u、v、w表示艇体纵向速度、横向速度和垂向速度,p、q、r是横摇角速度、纵摇角速度和艏摇角速度,
θ、ψ为潜艇的横倾角、纵倾角和航向角,m、L、h分别是艇体的质量、长度和重心高度,g为重力加速度,ξ、η、ζ为艇体原点的地理坐标位置,Ix、Iy、Iz为潜艇绕X、Y、Z轴的转动惯量,δr、δb、δs为潜艇的方向舵角、艏舵舵角、艉舵舵角,U0为基准航行态的速度,
分别为潜艇的无因次水动力系数;(2)确定算法适应度函数:
记
则:J = Σ j = 1 8 ( 1 - R j R j * ) 2 = Σ j = 1 8 ( ΔR j / R j * ) 2 , ]]> 适应度函数为:f = 1 J + 1 , ]]> 其中,R代表操纵指标,分别为水平面Z形操舵机动的超越首向角
和周期TZ,垂直面梯形操艏舵机动的执行时间tes、超越纵倾角θovs,垂直面梯形操艉舵机动的执行时间tew、超越纵倾角θovw,水平面操舵回转运动的定长回转直径Ds和回转周期TH,上标*表示基准数据;(3)初始化蜂群算法参数以及雇佣蜂种群:蜜蜂总数为Ns,其中,采蜜蜂种群规模为Ne,跟随蜂种群规模为Nu,个体向量维度为D,S=RD为个体搜索空间,
为采蜜蜂种群空间;若Xi∈S(i≤Ne)是Ne个个体,则
代表一个采蜜蜂种群,X(0)表示初始采蜜蜂种群,X(n)表示第n代采蜜蜂种群,用f:S→R+表示适应度函数,为步骤(2)中函数f,最大搜索次数为Limit,本次迭代次数为T,最大迭代次数为Tmax,初始化各蜜蜂搜索次数Bas=0;(4)对第n代采蜜蜂Xi(n),在当前位置向量邻域进行搜索新的位置:
其中j∈{1,2,…,D},k∈{1,2,…,Ne},且k≠i,k,j均随机生成,
为[-1,1]之间随机数,同时应保证V∈S;(5)采用贪婪选择算子在采蜜蜂搜索到的新位置向量Vi和原向量Xi中选取适应度更高的向量保留给下一代的种群,记作:Ts:S2→S,其概率分布为:P { T s ( X i , V i ) = V i } = 1 , f ( V i ) ≥ f ( X i ) 0 , f ( V i ) < f ( X i ) , ]]> 其中,f即为步骤(2)和(3)中适应度函数;(6)跟随蜂依照采蜜蜂种群适应度值大小按照一定概率选择一个采蜜蜂,概率计算公式为,
并在采蜜蜂邻域内执行步骤(4)搜索新位置;其中,f即为步骤(2)和(3)中适应度函数,f(Xi)表示第i只采蜜蜂的适应度值;(7)记录种群最终更新过后达到的最优适应度值f_best,以及相应的参数(x1,x2,...,xD);(8)当在采蜜蜂的位置搜索次数Bas达到阈值Limit而仍未找到更优位置时,重新初始化该采蜜蜂位置;(9)如果满足停止准则,则停止计算并输出最优适应度值f_best和相应参数(x1,x2,...,xD),否则重新步骤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2099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 计算;推算;计数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