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雷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7449.0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8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牛会甫;张庭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远征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H9/0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31 | 代理人: | 俞东辉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防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防雷电路。该防雷电路是在被保护设备的供电线路上串联雷电吸收与隔离电路,该雷电吸收与隔离电路包括对雷电流进行吸收的雷电吸收电路、以及对通过的电流进行选频滤波的雷电隔离电路,以使得工频信号或载波信号得以通过而阻止雷电流的传输,起到了防雷作用。相对于现有技术,该防雷电路不再依赖于接地网阻值与被保护设备的特性阻抗比例来分配雷电流的分流比例,防雷效果佳。此外,还可增加第一浪涌保护电路和第二浪涌保护电路来进一步强化防雷效果,且可大幅降低对接地网阻值的要求,即是说,可以使用具有很大阻值的接地网,从而大幅降低了接地网的建设成本,缩短了建设周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雷 电路 | ||
【主权项】:
一种防雷电路,包括雷电吸收与隔离电路(11),所述雷电吸收与隔离电路(11)的输入端连接外部电源/信号源,所述雷电吸收与隔离电路(11)的输出端连接被保护设备,所述雷电吸收与隔离电路(11)用于吸收所述外部电源/信号源的输出电流中的部分雷电流,并对所述外部电源/信号源的输出电流进行选频滤波,之后将工频电流或载波信号输出给所述被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雷电吸收与隔离电路(11)包括:雷电吸收电路(111),所述雷电吸收电路(111)的输入端作为所述雷电吸收与隔离电路(11)的输入端,所述雷电吸收电路(111)用于吸收所述外部电源/信号源的输出电流中部分雷电流的浪涌能量;所述雷电吸收电路包括共模电感L1,电容Cx1、电容Cx2,所述共模电感L1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作为所述雷电吸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共模电感L1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作为所述雷电吸收电路(111)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x1并联在所述共模电感L1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所述电容Cx2并联在所述共模电感L1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雷电隔离电路(112),所述雷电隔离电路(11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雷电吸收电路(111)的输出端,所述雷电隔离电路(112)的输出端作为所述雷电吸收与隔离电路(11)的输出端,所述雷电隔离电路(112)用于对通过所述雷电吸收电路(111)输出的电流进行选频滤波,以阻止雷电流通过并将工频电流或载波信号输出给所述被保护设备;所述雷电隔离电路包括差模电感L2、差模电感L3、阻抗R1、阻抗R2、电容Cx3、电容Cx4,所述差模电感L2的第一端和所述差模电感L3的第一端共同作为所述雷电隔离电路(112)的输入端,所述差模电感L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阻抗R1的第一端,所述差模电感L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阻抗R2的第一端,所述阻抗R1的第二端和所述阻抗R2的第二端共同作为所述雷电隔离电路的输出端;所述阻抗R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容Cx3接地,所述阻抗R2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容Cx4接地;雷电隔离电路(112)在1KHz~100KHz的频带上实现对雷电流的隔离;雷电隔离电路(112)与雷电吸收电路(111)结合后,能保证在0~100Hz的频带和500KHz~10GHz的频带中只有少量衰减,在0~100Hz的频带中存在0.1dB~0.5dB的衰减,在500KHz~10GHz的频带中存在0.1dB~0.3dB的衰减;由于多数载波信号的频带为1MHz~10GHz,因而可保证工频电流和载波信号的无损耗通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远征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远征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0744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