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热交换生产多晶硅铸锭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205658.1 | 申请日: | 2013-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4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广;周光进;应红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晟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30B29/06 | 分类号: | C30B29/06;C30B28/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 地址: | 324300 浙江省衢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热交换生产多晶硅铸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要素和步骤:A、将多晶硅铸锭炉内的两侧的加热器增高,使之与坩埚的高度相近或相一致;B、将热交换台的平面状热交换面设计成弧形状的热交换面;C、功率控制:将多晶炉内的顶部加热器的功率控制在45~55%之间,剩余功率则提供给两侧的加热器,并始终保持不变;D、熔料;E、分布长晶。采用本发明,由于顶部加热器和两侧加热器的功率相对均匀分配,弧形状的热交换面使底部散热均衡,能有效的保持多晶炉内横向和纵向温梯均衡,确保长晶过程中减少位错,降低杂质沉积,从而提高多晶硅少子寿命和光电转换效率。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热交换 生产 多晶 铸锭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应用热交换生产多晶硅铸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要素和步骤:A、将多晶硅铸锭炉内的两侧的加热器增高,使之与坩埚的高度相近或相一致;B、将热交换台的平面状热交换面设计成弧形状的热交换面;C、功率控制:将多晶炉内的顶部加热器的功率控制在45~55%之间,剩余功率则提供给两侧的加热器,并始终保持不变;D、熔料:将多晶炉加热升温,使炉内的多晶硅料全部熔化;E、分布长晶:第一步,提升炉内的隔热板开口至5~7㎝,保持炉内温度在1430~1440℃之间,恒温0.5~1.5小时;第二步,继续提升炉内的隔热板开口至7~9㎝,保持炉内温度在1425~1430℃之间,恒温2.5~3.5小时;第三步,继续提升炉内的隔热板开口至9~11㎝,保持炉内温度在1420~1425℃之间,恒温6.5~8.5小时;第四步,继续提升炉内的隔热板开口至11~12㎝,保持炉内温度在1410~1420℃之间,恒温6.5~8.5小时,直至长晶完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晟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晟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0565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局部双栅的石墨烯器件
- 下一篇:冷却清洗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