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附-再生循环处理反渗透浓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2602.4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4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顾锡慧;官赟赟;雷太平;滕厚开;陈军;张艳芳;李立峰;王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吸附-再生循环处理反渗透浓水的方法,属于污水深度处理领域。采用“吸附-再生”的组合处理工艺,解决了反渗透浓水的深度处理难题,进水COD为150-300mg/L,处理后出水可达到COD≤50mg/L。该组合工艺以吸附处理为主,并采用电化学再生方式对饱和吸附材料进行吸附容量恢复,实现了吸附-再生的循环处理过程,可大大降低反渗透浓水的处理费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再生 循环 处理 反渗透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吸附‑再生循环处理反渗透浓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吸附和再生两个系统;吸附系统由反渗透浓水原水贮槽、提升泵和两个以上能够实现并联运行的吸附塔组构成;再生系统由吸附塔组中预埋的阴阳电极施加直流电场、再生液提升泵和再生液贮槽组成;所述的吸附系统塔组,吸附剂为活性炭、改性粉煤灰、活性炭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介质吸附材料;吸附系统塔组能够交替对反渗透浓水进行吸附—再生处理,具体运行方式为:当进水反渗透浓水的COD为150‑300 mg/L,采用下进上出运行方式,吸附停留时间为10‑60 min,能够控制出水COD≤50 mg/L;当出水COD>50mg/L,将此吸附塔组状态由吸附状态切换至再生状态,先将塔内残液排空至反渗透浓水原水贮槽中,然后注入电解液,对吸附塔中预埋的间隔排放的阴阳电极上施加直流电场,电压为2‑55 V,电流为2‑20 A,HRT为0.5‑6h,将再生液排放至再生液贮槽,以循环使用,至此该吸附塔组完成电化学再生过程并进入下次循环处理待机状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5260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作用的中药浸泡液
- 下一篇:一种苯磺酸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