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臭氧污染的无极紫外光催化废水降解反应器扩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13661.0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3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榕生;干宁;任元龙;李天华;王冬杰;孔祖萍;孙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30;C02F1/32;C02F1/78;C02F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11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臭氧污染的无极紫外光催化废水降解反应器扩容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现有的相关技术中,存在微波能量浪费、单罐废水处理量偏小、重点区域供氧集中度不够、催化剂微粒截留环节偏弱、降解反应终点时刻难辨明等等问题,本案针对上述系列问题。本案主要步骤包括:隔断微波辐照空域;扩展反应器尺寸;导引气泡流使其向重点区域高强度释放;用外置的级联的三级反冲洗式过滤器逐级拦截催化剂微粒;在尾气排放口处架设臭氧传感器,并使其所输出的电讯号传送给联接磁控管及空气泵的电源控制器。该方法能够在降解反应达到终点时,即刻关闭对反应器的能量注入,并即刻终止臭氧发生进程;该方法避免了能量浪费,并杜绝了二次污染。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污染 无极 紫外 光催化 废水 降解 反应器 扩容 方法 | ||
【主权项】:
无臭氧污染的无极紫外光催化废水降解反应器扩容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如下:a,用金属材质的笼状的微波约束器将位于石英管内的无极紫外灯包藏起来,使得无极紫外灯处于该笼状的微波约束器的内部,该笼状的微波约束器其整体的结构位置也是在所述石英管的内部,该石英管是用于气液物相隔离、发挥屏护作用的构件,该石英管位于反应器的内部,该笼状的微波约束器是一个笼形金属构件,该笼状的微波约束器自身结构中遍布着孔洞或网眼,该笼状的微波约束器就是一个金属笼,该笼状的微波约束器的功能是将微波辐照空域约束在其内部,藉此在笼状的微波约束器的外壁与反应器的内壁之间构建微波弱辐照空域或微波零辐照空域;b,将源自磁控管的波导管探入所述石英管内,并将该波导管的探入石英管的那一端与所述笼状的微波约束器的内腔进行联通,所述联通指的是微波通道意义上的联接与贯通;c,在三维方向上延展、扩大反应器内部所述微波弱辐照空域或微波零辐照空域的尺寸;d,将散布于反应器内腔下部区域的许多的微孔曝气头聚拢起来架设成团簇状微孔曝气头集群,并将该团簇状微孔曝气头集群悬空地架设在反应器内腔下部区域,该团簇状微孔曝气头集群其底侧边缘与反应器内腔底面的纵向距离控制在10厘米与50厘米之间,该团簇状微孔曝气头集群其周遭边缘与反应器内腔侧壁的横向距离控制在20厘米与300厘米之间,并且控制该团簇状微孔曝气头使其中心或重心定位于所述石英管的正下方;e,在反应器的外部架设增压泵,该增压泵用于增压泵送混有催化剂悬浮粒的降解反应之后的水,并将该增压泵的进水端与反应器的内腔进行联接;f,将所述增压泵的出水端与反冲洗式前置预过滤器的进水口进行联接,该反冲洗式前置预过滤器的滤孔孔径介于5微米与300微米之间;g,将所述反冲洗式前置预过滤器的净水出口经由第一个净水阀与反冲洗式中空纤维膜微滤过滤器的进水口进行联接,该反冲洗式中空纤维膜微滤过滤器的滤孔孔径介于25纳米与1000纳米之间;h,将所述反冲洗式中空纤维膜微滤过滤器的净水出口经由第二个净水阀与反冲洗式中空纤维膜超滤过滤器的进水口进行联接,该反冲洗式中空纤维膜超滤过滤器的滤孔孔径介于15纳米与2纳米之间;i,将所述反冲洗式前置预过滤器的污水出口经由第一个污水阀与反应器的内腔进行联接;j,将所述反冲洗式中空纤维膜微滤过滤器的污水出口经由第二个污水阀与反应器的内腔进行联接;k,将反冲洗式中空纤维膜超滤过滤器的污水出口经由第三个污水阀与反应器的内腔进行联接;l,在反应器尾气排放口位置架设臭氧传感器;m,将该臭氧传感器的取样管移近反应器尾气排放口或伸入反应器尾气排放口的内部;n,将该臭氧传感器其臭氧感应电讯号输出电路与臭氧含量显示器、臭氧警示器或臭氧含量显示器与臭氧警示器的复合机构进行联接;o,将该臭氧传感器其臭氧感应电讯号输出电路与电源控制器进行联接,该电源控制器是能够根据其所接收的所述电讯号进行电源开关动作的电源控制器;p,将该电源控制器通过电缆与磁控管进行联接;q,将该电源控制器通过另一条电缆与空气泵进行联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1366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GPRS远程数据传输的数字温度计
- 下一篇:一种螺母安装位置测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