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星载超高分辨率滑动聚束SAR成像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06196.8 申请日: 2013-03-29
公开(公告)号: CN103235305A 公开(公告)日: 2013-08-07
发明(设计)人: 何峰;孙造宇;金光虎;余安喜;董臻;陈祺;马喜乐;黄海风;张永胜;何志华;杜湘瑜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主分类号: G01S13/90 分类号: G01S13/90
代理公司: 国防科技大学专利服务中心 43202 代理人: 王文惠
地址: 410073 湖***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提出一种星载超高分辨率滑动聚束SAR成像方法。技术方案是:首先,将星载滑动聚束SAR一次观测获得的全孔径数据划分为若干子孔径,在每个子孔径分别建立该子孔径下的局部线性孔径距离历程模型;然后,对每段子孔径数据进行子孔径聚焦处理,同时补偿由于分段线性孔径距离历程带来的聚焦位置和相位不一致;最后,将各子孔径数据合成为全孔径数据,通过非线性调频解旋转,解决方位向大测绘带宽带来的方位向移变问题,最后实现成像。本发明相对于已有的方法,没有增加过多的计算量,保持了计算的高效率。
搜索关键词: 超高 分辨率 滑动 sar 成像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星载超高分辨率滑动聚束SAR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已知星载滑动聚束SAR发射信号的参数是:中心频率f0,带宽Br,调频率Kr,波长λ,脉冲重复频率PRF,波束多普勒带宽Ba,inst;已知星载滑动聚束SAR在某次观测过程中的参数是:总观测时间长度Tobs,总观测时间中心时刻ta,ref,测绘带中心地距rmid,平均卫星等效速度,卫星等效速度的平方值随时间变化率ν,滑动聚束SAR旋转中心斜距rrot0,变标距离rscl0;在上述观测过程中,星载滑动聚束SAR观测目标获得回波数据s0(t,τ),其中t表示慢时间,τ表示快时间;以s0(t,τ)为作为成像的数据,对于观测范围内的任意地距值r,采用以下步骤完成该地距上方位向观测范围内目标的成像聚焦:第一步:子孔径二维频域数据获取:首先,利用下式计算子孔径处理带宽Ba,procBa,proc=f0+Br/2f0Ba,inst]]>将回波数据s0(t,τ)在慢时间t均匀划分为Nap个子孔径,得到Nap个子孔径回波数据s0,i(t,τ),i=0,1,...,Nap-1;Nap的值按照下式计算:Krot0=-2(Vemid)2λrrot0]]>Nap=floor(Tobs·|Krot0|PRF-Ba,proc)]]>上式中floor()表示向小取整函数;对各子孔径回波数据分别进行二维傅里叶变换得到各子孔径二维频域数据S0,i(fa,fτ),i=0,1,...,Nap-1,其中fa为慢时间频率,fτ为快时间频率;对地距r处的目标,在全孔径上计算星载滑动聚束SAR与目标的距离等效模型参数:全孔径下全局等效速度Ve、全局零多普勒距离r0和全局零多普勒时间t0;然后对每个子孔径i=0,1,...,Nap-1,在每个子孔径上计算地距r处目标的子孔径距离等效模型参数:子孔径下局部等效速度Ve,i、局部零多普勒距离r0,i和局部零多普勒时间t0,i;对测绘带中心地距rmid,计算测绘带中心地距rmid上的子孔径下局部等效速度局部零多普勒距离和局部零多普勒时间第二步,子孔径聚焦与规格化处理:首先,将各子孔径二维频域数据S0,i(fa,fτ)分别与H1,i(fa,fτ)相乘得到数据S1,i(fa,fτ);H1,i(fa,fτ)按照下式计算:H1,i(fa,fτ)=exp{-jψa,hi-ord(fa,fτ;Ve,imid,r0,imid)}exp{fτ2Kr},]]>i=0,1,...,Nap-1其中按照以下公式计算:ψa,hi-ord(fa,fτ;Ve,imid,r0,imid)=-4πr0,imid(f0+fτ)c1-c2fa2[2Ve,imid(f0+fτ)]2]]>+4πr0,imidλ[1-(λfa2Ve,imid)2+fτf01-(λfa2Ve,imid)2],]]>i=0,1,...,Nap-1上式中c表示光速;然后,再将S1,i(fa,fτ)沿快时间频率fτ做逆傅里叶变换得到S2,i(fa,τ);通过sinc插值法完成下式所示的数据变换,计算S3,i(fa,τ):S3,i(fa,τ)=S2,i(fa,τ+2c(r0,i/1-(πfa2Ve,i)2-r0)),]]>i=0,1,...,Nap-1将各子孔径数据S3,i(fa,τ)与H2,i(fa;r0)相乘得到S4,i(fa,τ);H2,i(fa;r0)按照下式计算:H2(fa;r0)=exp{-j4πλr0}exp{j4πλr0,i1-(λfa2Ve,i)2},]]>i=0,1,...,Nap-1·exp{j2πfa(t0,i-t0)}exp{-fa2Kscl(r0)}]]>其中Kscl(r0)按照下式计算:Kscl(r0)=Kscl0-Krot0Ka(r0)-Krot0·Ka(r0)]]>上式中Kscl0=-2(Vemid)2λrscl0,]]>Ka(r0)=-2(Ve)2λr0;]]>第三步:全孔径非线性解旋转、聚焦与保相处理:首先,将数据S4,i(fa,τ)沿慢时间频率fa做逆傅里叶变换,并将得到的数据在慢时间t上按照原有时间顺序依次重新排列,组合后形成全孔径数据s4(t,τ);接着,将全孔径数据s4(t,τ)与H3(t,r0)相乘得到全孔径数据s5(t,τ);H3(t,r0)按下式计算:H3(t,r0)=exp{-[Krot(r0)·(t-ta,ref)2+23Yrot(r0)·(t-ta,ref)3]}]]>上式中Krot(r0)、Yrot(r0)按下式计算:Krot(r0)=Krot0Kscl0·Kscl(r0)]]>Yrot(r0)=v2αKscl2(r0)Ka(r0)Ve2,]]>α=Kscl0Kscl0-Krot0]]>然后将数据s5(t,τ)沿慢时间t做傅里叶变换,再乘以H4(fa)得到数据S6(fa,τ),其中H4(fa)计算公式为:H4(fa)=exp{jπKscl(r0)-Krot(r0)fa2}exp{j2πYrot(r0)3[Kscl(r0)-Krot(r0)]3fa3}]]>最后,将S6(fa,τ)沿慢时间频率fa做逆傅里叶变换,再乘以H5(t)得到成像结果s6(t,τ);H5(t)计算公式为:H5(t)=exp{Kt(r0)·t~2}exp{-j2π[α(a-1)2-α33]Yrot(r0)·t~3}]]>其中:Kt(r0)=Krot(r0)Kscl(r0)Kscl(r0)-Krot(r0)]]>t~=α-1(t-ta,ref)-α-3β(t-ta.ref)2,]]>β=(2-α)αKscl(r0)-Krot(r0)Yrot(r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0619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