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频率-尺度匹配的地震沉积学解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7660.1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7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宪国;林承焰;张涛;董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基于频率-尺度匹配的地震沉积学解释方法,属于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叠后地震资料加载;2)进行相位转换,得到90°相位地震数据体;3)根据井点分析确定主要勘探目标砂体的平均厚度;4)确定目标砂体调谐频率;5)地震资料分频处理,得到反映目标砂体的分频地震数据体;6)制作分频数据体的地层切片;7)解释地层切片,得到目标砂体的平面展布和演化;8)当存在多种厚度级别砂体时,对每一类砂体按照步骤(4)至步骤(7)操作;9)将不同分频体的同深度切片解释结果合并,解释研究区沉积微相特征及演化。本发明用于地震垂向分辨率之下的薄层沉积特征解释,显著提高了薄层沉积地震解释精度,应用前景广阔。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频率 尺度 匹配 地震 沉积 解释 方法 | ||
【主权项】:
基于频率‑尺度匹配的地震沉积学解释方法,包括面向勘探目标砂体的分频解释中频率参数的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照下述方法步骤进行: (1)向计算机中加载叠后三维地震数据体,这里的地震数据体要求是经过保幅处理的地震数据,按照16位或32位数据精度加载; (2)对地震数据体进行相位转换,得到90°相位的地震数据体; (3)对井点上的目标砂体厚度统计,确定主要勘探目标砂体的平均厚度; (4)确定反映勘探目标砂体的地震资料主频; (5)对地震资料进行分频处理,得到反映勘探目标砂体的分频地震数据体; (6)利用选定的地震分频数据体制作目的层的地层切片; (7)开展地层切片解释,得到目标砂体的平面展布和垂向演化; (8)如果勘探目标砂体存在多种厚度级别,可以按照厚度进行分类,对每一类砂体按照上述步骤(4)至步骤(7)进行操作,得到该类砂体的平面展布及垂向演化; (9)将不同频率地震分频数据体得到的同深度地层切片解释结果进行合并,利用合并的砂体分布解释结果对研究区沉积微相展布及其演化进行解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9766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均苯四甲酸二酐合成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滤筒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