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音速导弹减阻翼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9559.5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5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叶正寅;华如豪;李伟杰;田八林;张伟伟;武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B10/38 | 分类号: | F42B10/38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慕安荣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超音速导弹减阻翼,两组弹翼对称分布在弹体的两侧。每组弹翼均包括上翼片和下翼片。上翼片和下翼片的根弦长均为0.52m,展长均为0.52m。所述的上翼片上反角为负9°,下翼片的上反角为正9°。上翼片和下翼片的前缘后掠角均为63.6°。各上翼片和下翼片分别与驱动机构连接。当超音速巡航导弹的马赫数低于设计点时,弹体两侧上翼片向下偏转,下翼片向上偏转,使得双翼最大厚度处和前缘入口处的面积比为1,来流通过两翼之间,避免了壅塞现象的发生。当马赫数继续增加接近设计马赫数时,弹体两侧上翼片向上偏转,下翼片向下偏转,达到Busemann双翼外形的位置,利用激波减弱和激波膨胀波干涉效应降低激波阻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音速 导弹 减阻翼 | ||
【主权项】:
一种超音速导弹减阻翼,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弹翼和四个驱动机构;所述的两组弹翼对称分布在弹体(1)的两侧,并位于自弹头方向始的弹体轴长的38%处;每组弹翼均包括上翼片(2)、下翼片(3)、上翼片中轴(8)和下翼片中轴(15);所述上翼片(2)和下翼片(3)的根弦长和展长均为弹体(1)轴长的14%;所述上翼片(2)和下翼片(3)的几何外形均为三角形;上翼片(2)和下翼片(3)的根弦长均为0.52m,展长均为0.52m;所述的上翼片(2)上反角为负9°,下翼片(3)的上反角为正9°;上翼片(2)和下翼片(3)的前缘后掠角均为63.6°;所述四个驱动机构分为两组,其中每组驱动机构中包括一个上翼片(2)的驱动机构和一个下翼片(3)的驱动机构;两组驱动机构均位于所述弹翼展向0%一端;各驱动机构包括中轴齿轮(9)、轴套齿轮(10)、电机(11)、减速器(12)和传动齿轮(13);所述的两组驱动机构的中轴齿轮(9)和轴套齿轮10分别套装在上翼片中轴(8)和下翼片中轴(15)上,两组驱动机构的电机(11)的输出轴均与减速器(12)连接,传动齿轮(13)安装在所述减速器(12)的输出轴上;两组驱动机构的传动齿轮(13)分别与套装在上翼片中轴(8)或下翼片中轴(15)上的中轴齿轮(9)啮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6955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相邻浮置道床预制板的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不锈钢及复合钢焊管纵缝内焊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