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联合聚类的煤矿安全评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9196.0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3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利;贾宗璞;杨立身;雒芬;韩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02 | 分类号: | G06Q5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000 河南省焦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联合聚类的煤矿安全评价系统,该系统包括矿井安全数据输入模块、基于联合聚类的数据分析模块和结果输出模块,其中矿井安全数据输入模块接收用户提交的矿井安全状态数据;基于联合聚类的数据分析模块根据矿井安全状态数据,采用联合聚类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输出模块显示数据分析的结果,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决策提供辅助依据。采用本发明的煤矿安全评价系统后,可以对煤炭企业所属矿井安全评价的打分结果进行分析,实现煤矿安全评价的全面管理,其评价结果可为煤矿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合 煤矿 安全评价 系统 | ||
【主权项】:
1.一个基于联合聚类的煤矿安全评价系统,包括矿井安全数据输入模块、基于联合聚类的数据分析模块和结果输出模块,其中矿井安全数据输入模块接收用户提交的矿井安全状态数据;基于联合聚类的数据分析模块根据矿井安全状态数据,采用联合聚类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输出模块显示数据分析的结果,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决策提供辅助依据;其特征在于:在基于联合聚类的数据分析模块中,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数据分析:(1)数据准备:将影响因子通风安全监控、运输和提升、瓦斯和粉尘防治、矿井防火、井下爆破安全、矿井防冒顶、矿井防透水分别记为X1,X2,X3,X4,X5,X6,X7,n个矿井记为k1,k2,……,kN,第i个矿井ki表示为向量
1≤i≤n,i为自然数,xi1、xi2、xi3、xi4、xi5、xi6、xi7分别表示第i个矿井Ki对应的通风安全监控数值、运输和提升数值、瓦斯和粉尘防治数值、矿井防火数值、井下爆破安全数值、矿井防冒顶数值、矿井防透水数值,因此矿井安全状况矩阵为M n × 7 = x 11 x 12 x 13 x 14 x 15 x 16 x 17 x 21 x 22 x 23 x 24 x 25 x 26 x 27 · · · · · · · · · · · · · · · · · · · · · x n 1 x n 2 x n 3 x n 4 x n 5 x n 6 x n 7 ; ]]> (2)联合聚类:对矩阵Mn×7进行联合聚类,步骤如下:1)矩阵Mn×7行数据初始化:将Mn×7的n行随机划分为P组,形成P个簇,分别记为C1,C2,…,CP,每个簇包含的矿井数目分别记为N C 1 , N C 2 , · · · , N C P , ]]>1 ≤ N C u < n , 1 ≤ u ≤ P , ]]>
和u均为自然数;C u = { K 1 C u , K 2 C u , · · · , K N C u C u } , ]]>
表示簇Cu所包含的矿井,且K v C u ∈ { K 1 , K 2 , · · · K n } , ]]> 向量K → v C u = ( x r v C u 1 , x r v C u 2 , x r v C u 3 , x r v C u 4 , x r v C u 5 , x r v C u 6 , x r v C u 7 ) , ]]> 其中
v为自然数,
表示矿井
在矩阵Mn×7的原始行数,
为自然数,
2)矩阵Mn×7列数据初始化:将Mn×7的7列随机划分为Q组,形成Q个簇,7列代表影响矿井安全的7个影响因子对应的向量
其中
j为自然数,1≤j≤7;Q个簇分别记为L1,L2,…,LQ,每个簇包含的矿井安全影响因子数目分别记为N L 1 , N L 2 , · · · , N L Q , ]]>1 ≤ N L e < 7,1 ≤ e ≤ Q , ]]>
和e均为自然数;L e = { X 1 L e , X 2 L e , · · · , X N L e L e } , ]]> 其中
表示簇Le包含的矿井安全影响因子,且
其对应的向量表示为![]()
表示矿井安全影响因子
在矩阵Mn×7的原始列数,
为自然数,1 ≤ r f L e ≤ 7 , ]]>1 ≤ f ≤ N L e . ]]> 3)数据表示:矩阵Mn×7的行数据和列数据初始化完成后,Mn×7变成一个P行、Q列的矩阵,且K → i = ( 1 N L 1 Σ f = 1 N L 1 x ir f L 1 , 1 N L 2 Σ f = 1 N L 2 x ir f L 2 , · · · , 1 N L Q Σ f = 1 N L Q x ir f L Q ) , ]]>K → v C u = ( 1 N L 1 Σ f = 1 N L 1 x r v C u r f L 1 , 1 N L 2 Σ f = 1 N L 2 x r v C u r f L 2 , · · · , 1 N L Q Σ f = 1 N L Q x r v C u r f L Q ) , ]]> 簇Cu的质心表示为
其对应的向量T → C u = ( 1 N C u Σ a 1 = 1 N C u 1 N L 1 Σ f = 1 N L 1 x r a 1 C u r f L 1 , 1 N C u Σ a 1 = 1 N C u 1 N L 2 Σ f = 1 N L 2 x r a 1 C u r f L 2 , · · · , 1 N C u Σ a 1 = 1 N C u 1 N L Q Σ f = 1 N L Q x r a 1 C u r f L Q ) ; ]]>X → j = ( 1 N C 1 Σ v = 1 N C 1 x r v C 1 j , 1 N C 2 Σ v = 1 N C 2 x r v C 2 j , · · · , 1 N C P Σ v = 1 N C P x r v C P j ) , ]]>X → f L e = ( 1 N C 1 Σ v = 1 N C 1 x r v C 1 r f L e , 1 N C 2 Σ v = 1 N C 2 x r v C 2 r f L e , · · · , 1 N L P Σ v = 1 N C P x r v C P r f L e ) , ]]> 簇Le的质心表示为
其对应的向量T → L e = ( 1 N L e Σ a 2 = 1 N L e 1 N C 1 Σ v = 1 N C 1 x r v C 1 r a 2 L e , 1 N L e Σ a 2 = 1 N L e 1 N C 2 Σ v = 1 N C 2 x r v C 2 r a 2 L e , · · · , 1 N L e Σ a 2 = 1 N L e 1 N C P Σ v = 1 N C P x r v C P r a 2 L e ) ; ]]> 4)行聚类:使用Cosine方法分别计算矿井向量
与
的相似度,令
a为自然数,1≤a≤P,b为自然数,sim表示两个向量的Cosine相似度函数,将矿井Ki划分到簇Ca中,更新簇Ca的质心;聚类完毕后,重新计算
和
5)列聚类:使用Cosine方法分别计算矿井安全影响因子向量
与
的相似度,令
s为自然数,1≤s≤Q,t为自然数,将矿井安全影响因子Xj划分到簇Ls中,更新簇Ls的质心;列聚类完毕后,重新计算
和
6)若
则聚类过程完成,停止迭代,其中
表示列聚类后簇Cu的新质心,ε为指定的阈值;否则转向步骤4)开始新的迭代过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3919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水泵控制阀
- 下一篇:一种涤纶织物深色加工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