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面蜗杆小中心距磨削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4766.9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8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肖凯;彭晓南;吴晓东;梁春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凯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F13/00 | 分类号: | B23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4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环面蜗杆小中心距磨削加工方法,是通过在环面蜗杆建立平面静坐标系XOZ,在与环面蜗杆之间的中心距离为a的并与环面蜗杆以一定的传动比对应配合的蜗轮建立平面静坐标系X0O0Z0,及在设有砂轮的回转工作台上建立平面动坐标系X1O1Z1;使回转工作台的回转轴线与O0点重合,使砂轮的磨削面与在平面静坐标系X0O0Z0中确定的对应于蜗轮的基圆的圆相切;使回转工作台绕自身的回转轴旋转,由砂轮的磨削面在环面蜗杆齿部磨削加工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时的平面动坐标系X1O1Z1的O1点在平面静坐标系X0O0Z0中的坐标圆弧插补的牵连运动和砂轮的磨削面在平面动坐标系X1O1Z1中绕O1点回转的相对运动合成环面蜗杆齿部磨削加工过程中砂轮的磨削面的绝对运动轨迹,完成对环面蜗杆齿部的加工。 | ||
搜索关键词: | 蜗杆 中心 磨削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环面蜗杆小中心距磨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环面蜗杆所在的回转轴线为Z轴建立第一平面静坐标系XOZ,所述环面蜗杆绕所述Z轴做旋转运动;以与所述环面蜗杆之间的中心距离为a的并与所述环面蜗杆以一定的传动比对应配合的蜗轮的回转轴映射在所述第一平面静坐标系XOZ中的点为O0点建立第二平面静坐标系X0O0Z0,并在所述第二平面静坐标系X0O0Z0中以所述第二平面静坐标系X0O0Z0的O0点为圆心确定对应于所述蜗轮的基圆的圆(6);其中,所述第二平面静坐标系X0O0Z0的Z0轴与所述第一平面静坐标系XOZ的Z轴平行,所述第二平面静坐标系X0O0Z0的O0点位于所述第一平面静坐标系XOZ的X轴上,且所述第一平面静坐标系XOZ的X轴与所述第二平面静坐标系X0O0Z0的X0轴方向相同;在设有砂轮的回转工作台上建立平面动坐标系X1O1Z1;将所述回转工作台的设置于所述第二平面静坐标系X0O0Z0中,使所述回转工作台的回转轴线在所述第二平面静坐标系X0O0Z0中映射的点与O0点重合,使所述砂轮的磨削面在所述第二平面静坐标系X0O0Z0中与对应于所述蜗轮的基圆的圆(6)相切,使在所述环面蜗杆齿部磨削加工的起始位置(4)的所述砂轮的磨削面与所述砂轮的回转轴线(O1M1)的交点位于O1点;其中由所述砂轮的磨削面与对应于所述蜗轮的基圆的圆(6)相切的点(A1、A2)与所述第二平面静坐标系X0O0Z0的O0点确定与所述砂轮的磨削面垂直的半径(OoA1、OoA2),所述砂轮的回转轴线(O1M1、O2M2)与所述半径(OoA1、OoA2)平行;使所述回转工作台绕所述回转工作台的回转轴旋转;所述砂轮的磨削面由所述环面蜗杆齿部磨削加工的起始位置(4)绕O0点沿对应于所述蜗轮基圆的圆(6)转过一定角度
到达所述环面蜗杆齿部磨削加工的终止位置(5);由所述砂轮的磨削面在所述起始位置(4)和所述终止位置(5)时所述平面动坐标系X1O1Z1的O1点在所述第二平面静坐标系X0O0Z0中的坐标圆弧插补所述平面动坐标系X1O1Z1的牵连运动和所述砂轮的磨削面在所述平面动坐标系X1O1Z1中绕O1点回转的相对运动,由所述牵连运动和所述相对运动合成在所述环面蜗杆齿部磨削加工过程中所述砂轮的磨削面的绝对运动轨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凯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凯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2476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