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掺杂二氧化钛镀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4293.4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34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鹤峰;袁国政;靳晓敏;李志刚;树学峰;刘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0/00 | 分类号: | C23C10/00;C23C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掺杂二氧化钛镀层的制备方法,首先利用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不锈钢表面形成TiCu合金渗镀层,然后再将表面渗镀TiCu合金镀层后的不锈钢基体工件通过控制加热温度范围,通入氧气使不锈钢基体表面形成Cu掺杂TiO2的锐钛矿型的高膜基结合强度光催化TiO2镀层的方法。用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铜掺杂二氧化钛镀层在3小时内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都达到99.8%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氧化 镀层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铜掺杂二氧化钛镀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辉光离子渗金属炉中,将预处理好的不锈钢工件悬挂在辉光离子渗金属炉内的支架上充当阴极,源极选用纯钛铜靶,环绕不锈钢工件摆放,阳极接在炉壳上并接地,所述纯钛铜靶是用钛棒和铜棒固定在钛杆上制成的靶材;2)然后将所述辉光离子渗金属炉的炉腔内部抽至极限真空,再通入氩气,使炉腔内气压维持在35Pa~45Pa,接通阴极电源,在阳极与阴极间施加直流电压,当阴极温度升至300℃~400℃时,对不锈钢工件进行离子轰击清洗;然后再调节阴极电压,同时接通源极电源,在源极与阳极间施加直流电压,使源极电压为‑900~‑950V,继续使不锈钢工件升温,然后进行等离子渗镀钛铜合金镀层,得到渗镀了TiCu合金镀层的不锈钢基体工件;3)渗镀完成之后,调节源极和阴极电源,将不锈钢工件进行降温至400~600℃时,通入氧气对渗镀了TiCu合金镀层的不锈钢基体工件表面进行反应,并进行保温,然后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所述铜掺杂二氧化钛镀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1429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穿刺定位B超探头简易支架
- 下一篇:粉末涂覆的载体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化学处理;金属材料的扩散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金属材料腐蚀或积垢的一般抑制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0-00 金属材料表面中仅渗入金属元素或硅的固渗
C23C10-02 .被覆材料的预处理
C23C10-04 .局部表面上的扩散处理,例如使用掩蔽物
C23C10-06 .使用气体的
C23C10-18 .使用液体,例如盐浴、悬浮液的
C23C10-28 .使用固体,例如粉末、膏剂的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0-00 金属材料表面中仅渗入金属元素或硅的固渗
C23C10-02 .被覆材料的预处理
C23C10-04 .局部表面上的扩散处理,例如使用掩蔽物
C23C10-06 .使用气体的
C23C10-18 .使用液体,例如盐浴、悬浮液的
C23C10-28 .使用固体,例如粉末、膏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