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杆加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008172.9 | 申请日: | 2013-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1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涛;孔祥亮;戴鸽;高扬;于斐然;李建谦;朱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14 | 分类号: | B23P15/14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 地址: | 114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杆加工方法,包括侧轴精加工、氮化、内档精加工工序,其特征在于,分别针对各工序中的变形因素控制变形量,其中:1)侧轴精加工时,在内档开口处设置定位胎一,定位胎一对应内档内止口处设有限位突起;2)氮化处理时,在内档开口处设置定位胎二,定位胎二对应内档内止口和外沿处分别设有限位突起; 3)内档精加工时,以连杆两侧轴的中间部位为零基点进行找正,沿侧轴母线检测连杆两侧轴同轴度误差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按改进后的工艺加工连杆,可将连杆两侧轴的同轴度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提高了连杆的加工精度,能满足图纸技术要求。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杆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连杆加工方法,包括侧轴精加工、氮化、内档精加工工序,其特征在于,分别针对各工序中的变形因素控制变形量,其中:1)侧轴精加工时,在内档开口处设置定位胎一,定位胎一对应内档内止口处设有限位突起;2)氮化处理时,在内档开口处设置定位胎二,定位胎二对应内档内止口和外沿处分别设有限位突起;3)内档精加工时,分别以两个连杆侧轴的各自中间部位为零基点进行找正,沿侧轴母线检测连杆两侧轴同轴度误差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0817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