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突变型孔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7717.6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0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J·克拉克;A·J·赫伦;L·贾娅辛格;J·华莱士;J·怀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津纳米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487 | 分类号: | G01N33/487;C12Q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张广育;姜建成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突变体形式的Msp。本发明还涉及使用Msp进行的核酸表征。 | ||
搜索关键词: | 突变型 | ||
【主权项】:
一种包含SEQ ID NO:2示出的序列的变体的突变型Msp单体,其中所述变体包含至少一种如下的突变:(a)第88位为天冬酰胺(N)、丝氨酸(S)、谷氨酰胺(Q)或苏氨酸(T);(b)第90位为丝氨酸(S)、谷氨酰胺(Q)或酪氨酸(Y);(c)第105位为亮氨酸(L)或丝氨酸(S);(d)第126位为精氨酸(R);(e)第75位为丝氨酸(S);(f)第77位为丝氨酸(S);(g)第59位为精氨酸(R);(h)第75位为谷氨酰胺(Q)、天冬酰胺(N)或苏氨酸(T);(i)第77位为谷氨酰胺(Q)、天冬酰胺(N)或苏氨酸(T);(j)第78位为亮氨酸(L);(k)第81位为天冬酰胺(N);(l)第83位为天冬酰胺(N);(m)第86位为丝氨酸(S)或苏氨酸(T);(n)第87位为苯丙氨酸(F)、缬氨酸(V)或亮氨酸(L);(o)第88位为酪氨酸(Y)、苯丙氨酸(F)、缬氨酸(V)、精氨酸(R)、丙氨酸(A)、甘氨酸(G)或半胱氨酸(C);(p)第89位为苯丙氨酸(F)、缬氨酸(V)或亮氨酸(L);(q)第90位为亮氨酸(L)、苯丙氨酸(F)、色氨酸(W)、组氨酸(H)、苏氨酸(T)、甘氨酸(G)、丙氨酸(A)、缬氨酸(V)、精氨酸(R)、赖氨酸(K)、天冬酰胺(N)或半胱氨酸(C);(r)第91位为丝氨酸(S)、谷氨酰胺(Q)、亮氨酸(L)、甲硫氨酸(M)、异亮氨酸(I)、丙氨酸(A)、缬氨酸(V)、甘氨酸(G)、苯丙氨酸(F)、色氨酸(W)、酪氨酸(Y)、组氨酸(H)、苏氨酸(T)、精氨酸(R)、赖氨酸(K)、天冬酰胺(N)或半胱氨酸(C);(s)第92位为丙氨酸(A)或丝氨酸(S);(t)第93位为丝氨酸(S)、丙氨酸(A)、苏氨酸(T)、甘氨酸(G);(u)第94位为亮氨酸(L);(v)第95位为缬氨酸(V);(w)第96位为精氨酸(R)、天冬氨酸(D)、缬氨酸(V)、天冬酰胺(N)、丝氨酸(S)或苏氨酸(T);(x)第97位为丝氨酸(S);(y)第98位为丝氨酸(S);(z)第99位为丝氨酸(S);(aa)第100位为丝氨酸(S);(bb)第101位为苯丙氨酸(F);(cc)第102位为赖氨酸(K)、丝氨酸(S)或苏氨酸(T);(dd)第103位为丙氨酸(A)、谷氨酰胺(Q)、天冬酰胺(N)、甘氨酸(G)或苏氨酸(T);(ee)第104位为异亮氨酸;(ff)第105位为酪氨酸(Y)、丙氨酸(A)、谷氨酰胺(Q)、天冬酰胺(N)、苏氨酸(T)、苯丙氨酸(F)、色氨酸(W)、组氨酸(H)、甘氨酸(G)、缬氨酸(V)、精氨酸(R)、赖氨酸(K)、脯氨酸(P)、或半胱氨酸(C);(gg)第106位为苯丙氨酸(F)、异亮氨酸(I)、缬氨酸(V)或丝氨酸(S);(hh)第108位为脯氨酸(P)或丝氨酸(S);(ii)第118位为天冬酰胺(N);(jj)第103位为丝氨酸(S)或半胱氨酸(C);和(kk)第10‑15、51‑60、136‑139和168‑172位中的一个或多个位置上为半胱氨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津纳米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牛津纳米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8001771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微接触压印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树脂组合物、预浸料及覆金属箔层压板